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怎样写读后感

怎样写读后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6

怎样写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新农村
青云谷之旅
“光荣下岗”的牙齿
厨艺大比拼
家乡新鲜事
小鸭子们
我家的小黑狗
我的开心暑假生活
我的臭老爸
敬礼娃娃
“千里”去拔牙
一次有趣的事
小溪和大树的对话
中学图书室管理制度
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2011年幼儿园防范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
小学在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制度
镇乡村少年宫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酒店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小学安全应急预案
音乐室、舞蹈房使用管理制度
音乐室管理制度
小学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小学听课制度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二)
相邻关系与地役权之关系
“入世”、知识产权保护与民商法的现代化民法论文(1)
招聘广告中的承诺有效吗?民法论文(1)
自然资源权利物权化的思考与立法建议民法论文(1)
关于修改婚姻法的思考民法论文(1)
论情事变更原则民法论文(1)
典权制度的价值复兴及其发展民法论文(1)
关于道路浅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案件的审理民法论文(1)
英美契约法上的信赖利益与期待利益初探民法论文(1)
中国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与裁判民法论文(1)
执行“难”新理念的再思考
上市公司信用的法律架构民法论文(1)
论善意取得民法论文(1)
试论物权的变动民法论文(1)
因果关系的结构性要素标准探析民法论文(1)
《七律·长征》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案
《新型玻璃》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窃读记》教案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案
《梅花魂》教案
《落花生》教案
《开国大典》说课教案
《难忘的一课》教案
《草原》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珍珠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