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陈涉世家》赏读
本文将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融为一体。文章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表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文中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作者通过典型的历史环境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鸿鹄之志,他的组织领导才能突出地表现在对策略口号的分析和起义的准备、发动上。可见,陈胜是一位胸怀大志、智勇双全的农民起义领袖。
本文系长文节选,但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开头写陈胜年轻时期的抱负,以“鸿鹄之志”引出下文,为“举大计”设伏;中间写“举大计”的过程,从“死国”“死即举大名”的意念、起义策略口号的提出、“大楚兴、陈胜王”这一谶语的制作,都可以看出他胸中大有丘壑;结尾写起义军人陈,陈胜被立为王,正是“鸿鹄之志”的实现。如此前后照应,使全篇结构显得极其严谨,无懈可击。
本文言简而意完整,话少而情洋溢。如“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攻”“收”“下”,这些动词用得很活。再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活灵活现地写了士卒敬仰陈涉的微妙神态。还有,“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挺”“夺”“杀”“佐”几个富有动作层次的词,将在一瞬间里所发生的一场激烈搏斗,传神地写出来了。作者没有工笔细描,只抓住几个有着表现力的词,就情味浓郁地在读者面前舒展出一幅幅反映某一事件全貌的画图,以少胜多,语言洁净如洗。
本文围绕中心来选材组材。文章围绕着秦末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详略得当地记叙了起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抱负,继而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得取得的胜利。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本文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全文共写了三次对话。第一段陈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识;第二段陈胜同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才能;第三段陈胜同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反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根据人物不同的身分和处境,写出对话的语气。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与“等死,死国可乎?”两句,皆为疑问句,但语气表达方式同中有异,前句“也”相当于“啊”,表达的语气肯定意味强些,表现了“佣耕者”对陈胜的话根本不相信;后句“乎”表达的语气委婉些,含有征徇的意味。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本文作者选材有详有略。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是写陈胜的谋画,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来,才能突出地表现陈胜的非凡才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史家对人物的态度。应当指出,司马迁对陈胜首事的功劳是充分肯定的,也十分赞赏他的才能,同时又认为他的失败是由用人不当造成的,所以很表惋惜;从这一节文字我们也可以窥全豹之一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爷爷
- 我们家的四大天王
- 妈妈的爱
- 魔鬼、天使
- 我的“守门神‘‘同桌
- 爱看书的我
- “不称职”的爸爸
- 同学的“味道”
- 我的好朋友-――“锅巴”
- 三国里的NBA
- 倒霉还是不倒霉?
- 我们班的“河东狮子咳”
- 野蛮自我
- 我pf的人
- 我忠实的“仆人”
- 司法警察在人民法院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位探究
-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变动模式
- 对合同违约中减损规则具体措施的探讨
- 虚拟社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 论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性质
- 浅析“亲属容隐”制度的前世与今生
- 试论工伤损害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的竞合
- 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处分权能的扩张
- 土地征收中公平补偿的问题研究
- 浅析伊斯兰法的“五功”
- 浅析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 中国刑法中洗钱犯罪概念之透析
- 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准入现状
- 浅议嫖宿幼女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
-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实践综述
- 黄山奇石
- 动物过冬
- 雷雨
- 看雪
- 小柳树和小枣树
- 葡萄沟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从现在开始
- 36、海上气象员
- 拾贝壳
- 植物妈妈有办法
- 难忘的泼水节
- 清清的溪水
- 奇怪的树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