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我爱这土地》导读

《我爱这土地》导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我爱这土地》导读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献给乡村的诗·序》)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农民、民族、祖国的挚爱。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1、点出土地情结。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2、倾吐土地情结。可分四层。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3、升华土地情结。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无私的母爱
照片的故事
我的课余生活
快乐的2008
一次惊险的登山
快乐和苦恼
妈妈的笑容
桌子上的“拔河比赛”真有趣
学骑车
疼爱我的老爷
扳手劲
真不服气
手机“去避暑”
《小摄影师》续写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总结
缤纷学习节启动仪式总结
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大学生公德教育总结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既爱心助残活动总结
师德培训总结
政府人员的工作总结
2010学年所有工作成果展览活动总结
大学团委工作总结
有关寒假的投票总结
女篮比赛总结
团支部答辩会总结
学习部工作总结
基础部学生会办公室学期工作总结
构建完善的一人公司制度(1)论文
中国公物立法初探(1)论文
试论法院调解工作(1)论文
服务型政府之行政执法体系改革探讨(1)论文
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消防设计的浅议
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完善(1)论文
行政法控权模式比较分析(1)论文
公共警告:一种新兴的公共治理方式(1)论文
论行政拘留制度的缺陷和完善(1)论文
试论对行政中的愤然行为的认识(1)论文
“烟民被拘案”呼唤理性对待裁量基准(1)论文
城市房屋权属登记行政案件的探析(1)论文
论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1)论文
关于德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研究(1)论文
困境与根源: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考察(1)论文
《回声》辅导提示
《回声》要点指路
演示小实验,突破“回声”难点──《回声》教学谈
《回声》段落分析
《回声》课文提示
“回声”的启示
《回声》突破难点
《回声》词语解释
《回声》学习要点
《回声》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回声》课堂实录与点评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
《回声》课堂实录及反思
《回声》教学实录
《回声》好词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