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邹忌讽齐王纳谏》问题探究
1、标题中的“讽”是什么意思?
讽,是一种劝谏的方式,即用暗示或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2、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琐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3、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4、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5、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6、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⑴邹忌采用的是委婉劝说的方式来劝说齐王,这种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⑵今天的人际交往中这种劝说方式仍然会有很有作用,不伤及被劝说者的面子,又能让对方愉快地接受建议。
7、齐威王说邹忌的劝说“善”,那么你认为邹忌的劝说“善”在哪里?
善在劝说的方式委婉,使人受到启发;
善在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善在处处为国君着想,晓以利害。
6、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家乡
- 金银花
- 比赛
- 深圳
- 春天来了
- 老师骗人
- 春天来了
- 春天的画
- 植树
- 美丽的小区
- 未来世界
- 我和伙伴找春天
- 找到春天真快乐
- 我喜欢美丽的春天
- 小鹰和小鸡学飞翔
- 进一步推动住房消费信贷发展(1)
- 检察机关开展专项预防之实践困惑及其理性思考(1)论文
- 关于国内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研究(1)论文
- 我国酒店吸引入境商务旅游者的策略(1)
- 转型期营销渠道关系的特性和管理(1)
- 基于激励监督的渠道冲突研究(1)
- 论析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试论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与WT0协议的衔接(1)论文
- 论析建立我国刑侦阶段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构建我国刑事司法审查制度的障碍性因素论析(1)论文
- 关于营销渠道冲突的思考(1)
- 论质量与客户满意度的辩证关系
- 陪审制度现状(1)论文
- 试析构建我国对抽象行政行涛的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长沙市旅行社市场营销调查(1)
- 《找春天》课堂重点:课堂回放 春的追寻
-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找春天》教学建议
- 《找春天》教材简说
- 《找春天》教学设计及建议
- 《找春天》扩展练习
- 《找春天》读书笔记
- 《找春天》课堂重点:文章问题分析
- 《找春天》课外延伸 春的赞歌
- 《找春天》课堂重点:背景描述 春的序曲
- 《我有两个月亮》
-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找春天》课堂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案讲义1
- 《找春天》课堂重点:拓展交流,强化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