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重难点讲解

《烛之武退秦师》重难点讲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烛之武退秦师》重难点讲解

1、把握全文中心事件,理顺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故事先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接着写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晋订立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的结果。

2、鉴赏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思路: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3、分析烛之武、佚之狐、郑伯等主要人物形象: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时,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是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则是个勇于自责的上级领导人。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鉴赏课文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课文人物形象塑造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另外,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朋友,我想对你说
好习惯
712教室
征程
瞬间的美
阳光
我的同学
温暖
小草赞
假如我是一棵树
最好的奖赏
一场作业风波
自习课上的风波
我寻找失去的世界
乌龟又“赢”了
从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剖析《给麻风病人的吻》
文化共荣模式的探究
浅谈动画场景色彩的风格类别
浅析中国传统武术与易经文化
分形艺术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简论《隋唐嘉话》中的新词新义
古代汉语中的几种特殊语序解析
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开放性特征研究
英文电影片名译法探究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和思考
浅议90后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深层诱因
“出世”“入世”中的徐渭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里约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全知声音”的消亡
国内综艺节目无法突破“效仿”瓶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初一语文《体育颂》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一语文《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四大名著导读训练
初一语文《听潮》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精选:“概括题”分类解析
初二语文:《观潮》课后练习及答案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及答案
中山市古镇曹步中学《三峡》导学案
初二语文《斗鲨》学案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及答案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诗四首》课后练习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精选:重点词语
2011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分类复习:新闻类
《方山子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分类复习:建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