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他高举着燃烧的心

他高举着燃烧的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他高举着燃烧的心

今天是一个悲伤的日子。晚上七点零六分,我们敬爱的巴金先生,在医院里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走完了他的百年人生。他和病魔搏斗了很多年,他卧病在床的日子里,我们默默地为他祈福,祝他健康。他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一个现代奇迹,也延长了一个新文学的时代。

然而巴金是不死的!他的品格,他的生命和精神,像一盏明灯,曾在漫长的岁月中燃烧,在黑暗中,在泥沼中,在冬夜和春日,这盏明灯始终燃烧着,亮着,温暖着无数人的心。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的故事和文字,将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永远留下来。

最初认识巴金,是读他的小说。他的《家》、《春》、《秋》,曾经把我带进那些我不熟悉的时代,但却让我感动。在我的少年时代,巴金的名字,几乎就是文学在我心中的象征。读初中时,我曾一个人偷偷跑到上海作家协会门口,站在马路对面傻傻地等着,希望会在门口遇到巴金。第一次看到巴金,却是在电视中。那是“文革”开始后,上海举行一场批判巴金的大会,很罕见地有电视转播。在震耳欲聋的口号和谩骂声中,巴金孤独在站在台上,我很难忘记他脸上那种愁苦无奈的表情。那时,上海作家协会大门敞开,大字报铺天盖地,我也到上海作家协会的院子里看过大字报。在大字报上,巴金的名字被写得七颠八倒,什么污水都往他身上泼。这些批判和辱骂,在我的心里引不起任何共鸣,因为我读过他的小说,我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的善良和真诚。“文革”十年,再也听不到巴金的消息,看不到他的新作,他的名字和作品若有出现,一定是遭受批判,然而这并没有改变我对他的看法。在下乡“插队落户”的岁月中,我曾在一盏飘忽的油灯下读他的《寒夜》和《憩园》,小说中那种凄苦悲凉的氛围使我共鸣,我能感受到他在黑夜中对光明的向往,在苦难中对幸福的憧憬。“文革”的劫难中,巴金和他的作品曾经遭到如此粗暴无理的批判,然而,巴金并没有被消灭,他承受着苦难,孤独着,沉默着,却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文革”结束后,巴金重回文坛,他的《随想录》,撼动了无数人的灵魂。这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凝聚着深挚的真情,凝聚着他一生的智慧,是我们这个时代良心的结晶。少年时代读卢梭的《忏悔录》,曾经震惊,一个作家,能这样袒露自己的灵魂,把那么多难以示人的隐秘呈现于人,这是真实的力量。读巴金的《随想录》,受到的震撼更甚于读卢梭的《忏悔录》。在《随想录》中,巴金用朴素无华的语言,回忆往事,反思历史,他在剖析社会的同时,无情地解剖自己,那种真诚坦白的态度,令人感动,震撼读者的心。读《随想录》,使我对巴金更敬重,更钦佩。他是一个真正做到了“说真话”的作家。

此刻,在我眼前,关于巴金的记忆一幕幕重现……

1977年春天,在上海展览馆开文艺座谈会,巴金在“文革”结束后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场合。会议结束后,我看到他站在广场一角,和他的几个好朋友黄佐临、柯灵、王西彦等兴奋地说话,他白发如雪,脸上洋溢着由衷的欢笑。那天,《文汇报》发表了他的《一封信》,这是他历尽劫难后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热爱他的读者为之争相传阅。那天,我在广场上远远地看着巴金,看着他白发下的笑容,看着他离开广场走进人群……多么好啊,巴金又回来了!

在我的记忆中,巴金先生是一个慈祥、温和、亲切的老人。我永远不会忘记和他曾有过的交往。

1984年11月,我把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寄给巴金,希望得到他的指点。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表示我对他的敬仰,希望他为我题一句话。信发出后,我有点后悔,觉得自己太冒失,不该这样烦扰他老人家。两天后,我收到一封挂号信,信封的落款上写着“巴金”,信封里装着一本《序跋集》,书的扉页上写着两行字:“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我当时的感动,是难以言喻的,他这样认真地对待一个年轻人的要求,一点也没有文豪的架子。他为我题写的这两句话,我一直将它们视为座右铭。这是我第一次和巴金的交往。在这之前,巴金对我来说犹如天上的星辰,虽然灿烂明亮,但遥不可及。看着他赠我的书和题词,我真切地感觉到了他的谦和亲近。这以后,有不少机会看望他,面聆他的教诲。我把我的书送给他,他总是用他的书回赠给我。在我的书架上,除了那本《序跋集》,还有他先后题签赠我的《屠格涅夫散文诗》、《随想录》、《说真话的书》。翻开这些书,凝视他写在扉页上的那些笔力苍劲的字,我感觉他离我很近。

1988年1月28日,我们上海的一批年轻的作家结伴一起去看望他,同去的有王安忆、王小鹰、赵长天、宗福先、陈村、程乃珊等人。巴金喜欢和年轻人交往,我们坐在他的客厅里,毫无顾忌地谈天说地,他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我们说话,用含笑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个说话的人。那天,巴金谈了他写作的状况,谈了他年轻时写作编书的往事。记得有人问:“您为什么不对着录音机讲,请别人为您整理呢?”他笑着回答:“我这个人不喜欢多说话,也不会说话。假如对着一台录音机,我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他说:“作家最要紧的是写出作品来,你们一定要多写。”陈村谈他游九寨沟的经历,这是巴金家乡的美景,他听得非常专注。陈村说完,巴金接着说道:“我们中国地方大,还有好多美丽的地方没有被发现呢。”回想起来,他说的都是随意平常的话,就像一个平和亲切的长辈和自己的孩子们交谈,这就是真实的巴金。

此后我曾很多次单独拜访他,面聆他的教诲。他从来没有摆过大文豪的架子,对我这样的年轻后辈,他同样真诚相待。1994年除夕,我带着九岁的儿子小凡去看望他,他和小凡说了很多话。小凡读过他的《小狗包弟》,见到在客厅打盹的猫,便问起包弟,巴金对小凡讲了很多关于包弟的事,讲包弟如何以各种可爱的姿态欢迎客人。我知道,在“文革”中死去的包弟,其实也是巴金心里的痛,但对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他却不厌其烦地回忆起遥远的往事。那天,儿子为他画了一幅画,画面上,一个老人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漫天雪花,屋后的枯树上,花叶满枝。巴金问小凡,画中的老人是谁,小凡回答他:“这是个小老头,就是你啊,你在迎接春天到来呢!”听小凡的解释,巴金笑得很开心,他对小凡说:“我比你大八十一岁,我很羡慕你。你还可以活很多很多年,可以做很多事情。”而在我儿子的眼里,比他大八十一岁的巴金慈祥温和、可亲可近,是一个可以随便说话的有趣的老爷爷。巴金爱孩子,他懂得孩子的心。

这五六年中,看望巴金都是在医院里。他躺在病床上,被病魔折磨着,使所有热爱他的人心痛,却爱莫能助。1999年2月,巴金病重住院,从此就再没有离开病床。2000年4月19日,我去医院看望他,给他送一束牡丹花,送一些他喜欢听的古典音乐磁带。我和他说话,他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响声,却说不出话来,他看着我,把我的手握得很紧很紧,好长时间不放开……每次看望巴金,看他痛苦的样子,我都会难过很久。病中的巴金曾经说:“我是为你们活着”。然而他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我听到医院的院长这么说:“他的心脏跳了一百多年,依然那么有力。”

巴金曾这样写:“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的火狠狠地燃烧我自己,到了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对于巴金来说,活着,思考着,却不能说,不能写,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这最后的五六年,老天爷实在对巴老不公!但是我们多么希望巴金一直健康地活着,他活着,就是一种伟大信仰的象征,他活着,他所代表的这个时代就在延续,他活着,我们心里就有一股温暖,他活着,他的品格和博爱就像火一样悄悄蔓延……

今天晚上,站在他的病床前,看着他用生命最后的一点力量呼吸,直到心脏停止跳动,我无法抑制悲伤的泪水……

巴金走了,天上的巴金星永远亮着。

巴金走了,他点燃的明灯永远不会熄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西瓜
游“天幕城”
暑假电视机太忙了
我想对“月亮”说
荷塘美景
撕心裂肺的哭声
夏季果王——西瓜
夏季解暑王——西瓜
学校东西南北中
八一广场的夜景
假如我下棋失败了
一次语文公开课
抚州傍晚乘凉那里去
对生命的感想
我们的校园
《教师职业道德》简短学习体会
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500字
学习《有效研修》体会
学习《教学技能》心得体会
学习教学评价的感悟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
《靠正气实干》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的教学技能》学习体会范文
学习《新课程下有效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体会
课标学习的体会范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800字
《专业化视野中的小学班主任》学习体会
《有效研修》学习心得范文
学习中共党史心得体会
钢琴演奏的触键技巧与音色变化
诉讼时效制度的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论文
钢琴音色演奏的技巧分析
隐名股东确认之诉几个问题的研究
如何防治噪声污染
建筑声学立体化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性、创造性
钢琴演奏中音色、力度与情感的表达探析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论文
创新作文构思例谈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向
“苏南模式”的变革研究论文
对建筑施工中噪音污染的处理措施
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月亮湾》教案之六
《快乐的节日》练习设计
《月亮湾》课文原文
《蚕姑娘》说课材料
让学生把话说得充分而有序
《快乐的节日》课文原文
《月亮湾》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月亮湾》教案之五
《快乐的节日》教案之五
《蚕姑娘》课文原文
二下《古诗两首》教案之一
《蚕姑娘》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蚕姑娘》同步练习
《月亮湾》教案之一
《快乐的节日》课堂教学实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