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散文家梁实秋:“雅舍”的悲音

散文家梁实秋:“雅舍”的悲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散文家梁实秋:“雅舍”的悲音

黎明版的《梁实秋自选集》小传,说他生平有三好,“好交友、好读书、好议论”。好交友、好读书,世人是看到的了。好议论呢?却未免让陌生者感到突兀,让熟悉者感到怅惘。说突兀,是因为赴台后的梁实秋,绝笔不涉论争,人们很难把他和辩士形象联系在一起。说怅惘,那是因为历史上的梁实秋,也曾霸才横溢,不安于室:五四大潮,演讲鼓吹,有他;八年清华,三赶校长,有他;激扬文字,辩驳问难,拳打周作人,脚踢吴稚晖,更见一时之勇;等等。请看他的夫子自道:早在20年代,梁氏就在一次辩论中说,“我梁实秋是把文学当做献身的事业的,凡是以正当的态度研究文学的都引为同志。文艺里有主义的不同,没有偏僻的党见。梁实秋生就的一身硬骨头,不怕嘲骂,不避嫌疑,不惜费纸费笔费精神!……”好一个“一身硬骨”!梁实秋后来出任新月社的首席批评家,以及更后来的和鲁迅论战,无疑便是这身傲骨的顾盼自雄。

与鲁迅交手,是梁实秋文字春秋的第一大败着。那是在上海,两雄相扑,傲骨对傲骨,此时便要看大势所趋和双方全副的修为。半逞血性半逞才气的“白璧德的门徒”,无论如何也及不上一代华夏“民族之魂”的分量。梁实秋最终被鲁迅钉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耻辱柱,终其一生都挣扎不脱。

一厄未消,一灾又起——稍后在重庆,梁实秋又被捺进“与抗战无关论”的漩涡,充当了左翼文人的箭垛。

剧痛是什么?失落是什么?世故是什么?翻遍梁氏尔后的文集,你或许什么也没发现,但是毫无疑问,你再也寻不到他张扬的天性。

挫折感从此与他如影随形,即使去了台湾。不,尤其是在台湾!大陆时期,梁实秋对国民党曾有过大不敬。赴台后,梁实秋连这最后一点勇气也丧失殆尽。他自言“避地海曲,万念俱灰……宁愿三缄其口”。为此而遭到李敖的嘲笑,李敖称:“梁实秋说他自己在台湾过的是‘苟且偷安、逃避’的生活,我却不屑如此。双方有这么大的差距,多么‘天涯’呀!”

梁实秋晚年,除埋头教书,还干了两件为人称道的文事:

1、中译莎士比亚全集;

2、写作雅舍小品。

拨叶寻根,译介莎士比亚,要追溯到30年代的胡适。那时,胡博士执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翻译委员会,制定了中译莎翁全集的庞大计划。他物色了五个中英文俱佳的长才,分别是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叶公超和梁实秋。然而,其他四人,或者根本就没有到位,或者是略作尝试,便歇手不干,只有梁实秋,独任艰巨,坚持把全部工作担当到底。

翻译是很寂寞的事,尤其是面对莎翁多达三十七种的戏剧,外加三部诗集。梁实秋为此“穷年累月,兀兀不休”,前后花费了四十年光阴,才得以大功告竣。啊,曾经呼啸在他年轻的血管的,曾经流淌在他愤怒的笔端的,曾经让他哭、让他笑、让他歌的,那热血,依然在他的胸腔激荡。我知道,我绝对相信,这一浩大译绩,在他,既是对已逝的胡适、闻一多、徐志摩等师友的告慰,也是对当初与鲁迅论争时,他反复坚卞毓方持的“拿货色来!”这一主张的终身回应。

雅舍小品动笔于1939年。所谓“雅舍”,指的是梁实秋在重庆郊区,一处叫北湾的农村,置下的几间平房。他在那儿一直住到1948年,其间写作的散文随笔,统统以舍为名。1949年赴台,地点变化了,而情志不变,他把闲常写作的部分散文、小品、杂感、札记、随笔、短评,仍一以贯之地编入雅舍序列。

试咀嚼他50年代的名篇《骆驼》:台北有一处动物园,动物园有两匹骆驼,“它的槛外是冷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拦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泥。它卧在那里,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逼近一看,可真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斑剥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在喘。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地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是一条破扫帚。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

骆驼为什么会落到这般田地?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就不过如此的么?

梁实秋陷入蚀骨的凄楚,他不能不联想到自己:“我曾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下台的借口。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就是类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长在北方大地之上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这样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是住这炎方的郁蒸?它们当然要憔悴,要悒悒,要委顿以死。我想它们看着身上的毛一块块的脱落,真的要变成为‘有板无毛’的状态,蕉风椰雨,晨夕对泣,心里多么多么凄凉!真不知是什么人恶作剧,把它们运到此间,使得它们尝受这一段酸辛,使得我们也兴起‘人何以堪’的感叹!”

如此这般,自谓“平生意气消磨尽,双鬓压清霜”的梁氏,承继在重庆开辟的散文路子,继续谈天说地、述往思来、记游录胜、品茗论烹、赏花悦鸟,创造了一个深文隐秀的梦里家园。梁实秋如期成熟于生命的秋季。果实的喜悦是下坠,借之呼应地心的引力。枫叶的谢幕是泛金,借之感激阳光的厚爱。梁实秋奉献的是一栋坐落于世外桃源的雅舍,任他仰观日月,俯察红尘。然而,只要你把耳朵贴近他的那些雅舍篇章,像贴近天坛的回音壁,便不难从他的血波沸处,测出“天凉好个秋”的感喟,和“归期难得,鲈莼休想”、“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的幽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给灾区小朋友的信
给路边小摊小贩的一封信
给体育健将刘翔的一封信
给体操王子杨威先生的一封信
给环保局的一封信
心存感激——致老师的一封信
给姚明先生的一封信
写给天堂爷爷的一封信
致妈妈的一封信
写给天堂里最美的母亲——献给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生命的母亲
给冰灾地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写给月亮姐姐的信
从人力资源开发浅谈中外管理比较
正确理解GDP与绿色GDP
关于中小学生“流水帐”作文问题的初步研究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材料
税务局纳税服务规程
**局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实施细则
社区服务技能辩论赛辩词
新开门店实习人员须知
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效 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县直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实施细则
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关注困难群众生活
捐赠答谢词
环卫工人节上的发言
高速公路公司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新年慰问信
行政复议工作经验
学科建设与管理初探
关于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
浅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关于未成年学生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
浅论部分大学生权利义务观的错位及补救
关于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思考
我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经验
浅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
第九章新经济时代的人才组合规则
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浅谈教师权利观及其法律救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浅谈在学科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浅谈学生权利意识变化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新思路
试论加强教学、科研和学科管理工作三结合秘书的共性意识
居里夫人年表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施士元:承教居里夫人(节选)
《人生寓言》教学案例
居里夫人的故事
《落难的王子》课堂实录及反思
《人生寓言》教学杂谈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我的信念》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关于居里夫人的生平和科学贡献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我的信念》有关资料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