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乐府的设立

乐府的设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乐府的设立

据史书所载,乐府的最初作品,似乎是汉高祖唐山夫人的房中乐。惠帝时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安世乐。由此可见房中乐到惠帝时便正式入乐,乐府这个名称也是从惠帝时开始的,但当时只是一个官名。乐府机构的设立,是从汉武帝刘彻时开始的。

汉初,统治阶级在恢复和健全国家机器、加强地主阶级专政、重建赋税徭役制度、恢复地主的爵位和田宅的同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分发给复员军吏士卒以田宅并免除其徭役,重农抑商,释放奴隶,鼓励人口的增殖。经过六七十年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好转,国家库府充实,人民生活也稍为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面开疆拓土,向外伸展势力,一面采用儒术,建立种种制度,来巩固他的统治。

汉武帝发动了几次征服匈奴的战争,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在征服匈奴战争的过程中,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有机会传到中原来,并引起了皇帝和贵人们对“新声”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政治思想上对儒术的尊崇,制札作乐便成为应有的设施,乐府之制便随之而设。

班固《两都赋序》说:

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宣武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

《汉书·礼乐志》说:

至武帝定郊把之札,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汉书·艺文志》说:

自孝武立乐府而未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上;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武帝时代的乐府,据称备员有829人,并没有令、音监、游檄等各级官吏。乐府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制作宗庙的乐章,以歌功颂德,点缀升平:一方面是为了收集民间歌谣,了解民间对统治阶级的意见,以便采取统治的对策。不管当时统治阶级采诗的目的如何,是供娱乐也好,供政治借鉴也好,在客观上它起了收集和保存民歌的作用,使当时四散于民间仅靠口头流传的许多作品得以集中和记录下来,这在文学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武帝时乐府采集的诗歌并不限于赵、代、秦、楚四地,而是北起燕、代,南至淮南,南郡,东起齐、郑,西至陇西,也就是说遍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采集地域之大,规模之大,是继周代《诗经》以后,又一次收集民间诗歌的壮举。汉乐府采集到的各地民歌有:吴、楚、汝南诗歌15篇;燕、代讴、雁门、云中陇西诗歌9篇;邯郸、河间诗歌4篇;齐、郑诗歌4篇,淮南诗歌4篇;左冯翎、秦诗歌3篇;京兆尹、秦诗歌5篇;河东、蒲及诗歌1篇:洛阳诗歌4篇;河南周诗歌7篇;周谣诗歌75篇;周诗歌2篇;南郡诗歌5篇。采集的总数计138篇,可惜的是这些作品并没有全部流传下来,现代我们看到的汉代乐府民歌,多是后来收集到的东汉时期的作品。乐府虽然采集民歌,但乐府诗并不完全是民歌,其中也有一些是贵族文人的创作,但贵族文人的歌颂之辞,抵不过民间歌谣的流行,因此,后来留存下来的多是俗乐民歌。

乐府设立了百年左右,到哀帝刘欣时,史书所载,说他不喜欢音乐,尤其不好那些民歌俗乐,称之为“郑卫之声”。偏偏当时朝廷上下爱好这种“郑卫之声”又成了风气,贵戚外家“至与人主争女乐”,使刘欣看着不顺眼,便决心由朝廷做个榜样,下诏把乐府里的俗乐罢去,只国下那些有关廊庙的雅乐。共裁革441个演奏各地俗乐的讴员。其实,哀帝罢乐府,并非他不喜欢音乐,他所不喜欢的只是民间俗乐,只是“郑卫之声”可罢,留下的338人多是用于演奏雅乐之人员,可见统治阶级对民间音乐诗歌的鄙视。

哀帝罢去掌管俗乐的“乐府官”,并未能阻止这种民歌势力的向前发展,现存的乐府诗,不论是贵族的或民间的,仍多是哀帝以后的作品。东汉是吝恢复乐府机构,史无明文。但统治阶级对乐歌相当重视。明帝把大乐分为大予乐、雅颂乐、黄门鼓吹、短箫饶歌等四部分;光武帝时制有云翘舞,育命舞;明帝时东平宪王制有大武舞;章帝元和三年,制燕射歌等等,说明乐府诗仍然向前发展。同时,统治阶级出于种种目的,起码是出于政治目的也曾访听歌谣。光武帝刘秀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刘肇曾“分遣使者,徽眼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灵帝刘宏也曾“诏公卿以谣言举二千石为民蠢害者”(谣言,指听百姓风谣善恶,而黜涉之也)。那些被罢的演奏各地俗乐的讴员,本来就都是由各地民间征集来的,被罢后,他们又重新回到民间,继续演奏俗乐民歌,并把人民口头创作的新民歌记录下来,自己也有新的创作,使得乐府诗继续向前发展。

汉代以后,魏晋时代仍有乐府机关的设置,但采诗的制度却没有了。只是两汉时代的乐府民间歌辞,有些还在继续演唱、使用,因而,两汉的一些民歌能够流传下来。六朝有些总集专收录这些歌辞,沈约著《宋书》,这些乐府诗便被载入该书的《乐志》。

至东晋后的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纵情声乐,又开始收集民歌俗曲,因此、流传在当时南、北方的民歌,又被保存不少,仅南朝乐府流传下来的就有480余篇,不仅数量多,而且与汉乐府诗也有不同的特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雪中美景
故乡之秋
小草,我感谢你
春天
绿色校园
美丽的春天
夏天
十里莲塘
龙族历险记
回家乡
我爱大榕树
我的家乡
初春
畅游云台山
诗意的校园
提高职业学校德育实效的六点尝试
学校近五年来德育工作的主要情况
“安全”、“生命”、“家庭”
全体职工大会先进集体代表发言稿
如何保持校园常规管理的高水准
公司各位驻外同事慰问信
激情人生(税务干部)
构建和谐管理理念,引领学校持续发展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给生命一个制高点
×县水利改革经验
XXX局机关大院物业管理实施细则
党旗在我心中
*局诫勉谈话试行办法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促进农村“三个文明”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试谈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就业导向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中国成人教育的展望与选择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激励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
浅谈投资组合理论对我国保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
全职妈妈对婴幼儿成长的利与弊
浅论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课程设置改革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1)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和中国的对策(1)
浅论崇教思想与中华武术的发展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张五常《佃农理论》和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我国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价格的关联性研究
一切景语皆情语──赏析《济南的冬天》的抒情艺术
《春》教学反思
趵突泉
《春》教学案例
《春》教学实录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
让学生动起来──《春》的教学案例
《春》教学案例
一次美的洗礼──《春》教学案例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济南的冬天》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春》教学案例
《春》教学实录及评点
《春》教学片段
《济南的冬天》的写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