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何在?──兼与丁毛同志商榷

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何在?──兼与丁毛同志商榷

丁毛同志在《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原因之众说与我见》(《中学语文》93年1期)一文中,就人们对《孔雀东南飞》中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殉情而死的悲剧原因作了归说,认为主要有“门第说”“越礼说”“守旧说”“情爱说”等,并罗列了各种说法的大概,从而分析说明“门第说是站不住脚的”,“越礼说也不能成立”,“守旧说的论据也不充足”,“至于‘情爱说’这种观点,破绽就更突出了”。然后进一步说明:“刘兰芝这样一个美丽勤劳、孝顺公婆、尊重兄长,与小姑相处也亲善和顺的姑娘,仍被驱遣,原因主要是什么?是她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引起了宗族意识非常强的焦母的极其不满!”文章接着解说了什么叫“七出”,最后得出结论:“在宗法制社会里,娶妻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服侍公婆是其次了。妇女不生孩子,就失去了自身在夫家存在的意义。无子而休妻是名正言顺的。焦刘爱情悲剧正是由于刘兰芝没有生子而产生的。

丁毛同志的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假使刘氏因没有生子而被休,那么县令、太守又何以会看中刘兰芝并派媒人来提亲,难道这等婚姻大事,他们岂会不详察?而刘母也一再提醒:“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且县令的第三郎“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他家岂不怕害了三郎,断了一房香火?当府君从媒人处得知刘兰芝允婚,即“视历复开书”,府君对其第五郎结婚的日子是否吉利,都这么慎重行事,难道对刘兰芝结婚二三年不会生育儿女这等大事竟会毫不知情?退一万步讲,就算县令和府君也知刘氏不会生儿育女,而慕其才貌先娶,以后再为他们的儿子纳妾接香火,那么,焦仲卿家何尝不可也不遣刘氏,而纳妾生子,以续焦家香火?且焦家人口本不多,仲卿为吏在外,母老姑少,正缺人手,从“今日还家去,令母劳家里”的诗句来看,刘氏一走,焦母只好亲自操劳家务,不遣刘氏,焦家可有“三日断五匹”的摇钱树,纳一妾,即可为焦家接香火,何乐而不为?而焦母一定要“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呢?可见,“无子而休”的说法站不住脚。

况且,既不给媳妇“自专”,又不给儿子“自由”的刻薄如斯的焦母,岂会在儿子问她对刘氏为什么不满意时,仅是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而不说刘氏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即使在她槌床大怒之时,也没有说刘氏无子,“吾意久怀忿”的焦母决不会有对刘氏顾面子的。

那么,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细读《孔雀东南飞》长诗不难看出,刘兰芝是自请遣归的。刘兰芝为什么自请遣归呢?

“君既为府吏,守节志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这是第一个原因。已和焦仲卿“结发同枕席”,“共事二三年”的刘兰芝,却因焦的在外为吏,遵守府里的规纪,不移情于家,而“相见日稀”、“常留空房”。十八九岁的年轻漂亮的刘兰芝怎受得了这空房寂寞,痛苦的煎熬呢?焦仲卿出外为吏,给刘兰芝带来“伶俜萦苦辛”的痛苦,刘兰芝在开头的自叙中把它摆在前面,不是没有道理的。《孔雀东南飞》产于汉末建安时期,当时,男子出游(或讲学、或求学、或为官),常久留不归,给家中妻子带来的痛苦,这时期前后的文学均有反映。如鲍照《拟行路难》其三,反映了富贵家庭妇女爱情得不到满足的愁怨。曹植的《七哀》也写了思妇的怀念:“君行踰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如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偕?”曹植的诗,不仅写出了妇女们的的思念,哀怨,而且也写出了她们的苦悲和发自内心的沉痛叫喊。最典型的要数曹丕的《燕歌行》:“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委婉真切地写出了妇女在家守空房的孤单和痛苦。魏文帝都敢直言无讳地写出当时社会中妇女的悲苦,身受其苦的刘兰芝自己为何不能说?

刘兰芝自请遣归的第二个原因是焦母的恣意虐待。“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刘兰芝,嫁到刘家后,“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焦母故意挑剔,刘氏“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但焦母偏说“此妇无礼节,举止自专由。”焦母硬说她无礼节,并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非遣去不可,仲卿求情,焦母坚决不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当仲卿跪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她槌床大怒:“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正是焦母极端的蛮横无理,独断专行,刘氏“不堪驱使”,感到“君家妇难为”,不得不自请遣归。

焦刘悲剧的第三个原因是焦仲卿的软弱无能。假若焦仲卿能在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的同时,并能处理好家务,悲剧可能不会发生。当他还家时,刘氏向她诉说“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的痛苦,他竟然没有一句安慰之语,当刘诉说“夜夜不得息……君家妇难为”时,他虽然敢去问阿母,并提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以示反抗,但阿母槌床大怒后,他只好妥协让步,劝刘氏先回家,还怕刘不去,淳淳叮嘱“慎勿违吾语”。当此之时,就是刘氏不想走,也不得不走了。焦仲卿表示“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刘氏则回答:“勿复重纷纭,……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刘兰芝第二次向他说明自己受不了焦母的虐待,受不了沉重家务的折磨,受不了孤孤单单,留守空房的痛苦,希望他拿出主意或解决的办法来,但焦仲卿竟拿不出自己的办法和主意,他确实软弱无能。小吏之职难去,母命难违,刘兰芝的悲苦的根源仍在,刘怎能再返焦家?焦刘的悲剧必然不可避免。

悲剧的第四个原因是焦刘两个人矛盾的性格。两个人的性格都有逆来顺受的一面,又有对爱情忠贞不渝,反抗压迫的一面。刘兰芝受到焦母的刁难和折磨,便自请归遣;受到阿兄的训斥和逼迫时,便又顺从了她的阿兄。焦仲卿开始也敢向母亲抗争,但母亲大怒之后,他又逆来顺受了。为了忠贞的爱情和对压迫的反抗,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这是他们性格上的矛盾无法解决的结果。

总之,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立体的,既有社会的,又有家庭的,个人的,倘若因刘兰芝到焦家二三年未生一男半女,便联想到古代的“七出”,继而推出“焦刘爱情悲剧正是由于刘兰芝没有生子而产生的”的结论,虽不为妄断,但也失之偏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十里莲塘
畅游云台山
初春
美丽的春天
回家乡
龙族历险记
我的家乡
绿色校园
诗意的校园
故乡之秋
夏天
春天
雪中美景
我爱大榕树
小草,我感谢你
构建和谐管理理念,引领学校持续发展
学校近五年来德育工作的主要情况
党旗在我心中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促进农村“三个文明”
给生命一个制高点
“安全”、“生命”、“家庭”
提高职业学校德育实效的六点尝试
XXX局机关大院物业管理实施细则
如何保持校园常规管理的高水准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激情人生(税务干部)
全体职工大会先进集体代表发言稿
公司各位驻外同事慰问信
×县水利改革经验
*局诫勉谈话试行办法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浅谈投资组合理论对我国保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
浅论崇教思想与中华武术的发展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激励
试谈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和中国的对策(1)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浅谈中国成人教育的展望与选择
张五常《佃农理论》和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浅论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课程设置改革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1)
基于就业导向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全职妈妈对婴幼儿成长的利与弊
我国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价格的关联性研究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二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一
《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