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孔雀东南飞》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刘、焦之死?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个可能鲁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
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
刘兰芝、焦仲卿与焦母刘兄不同的是:刘焦的爱情理想与这些封建教冲突,而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
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俩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
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2、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如何实现和完成的?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是《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
同样的,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此外,简洁的人物行动刻划,精练的抒情性穿插,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都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3、如何理解结尾“化鸟”这样的情节安排?
这首诗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精心塑造人物形象,在结尾安排了“化鸟”这一情节,则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则充分地表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矢志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从而更充分地表现了诗歌的主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元宵节
- 跆拳道新教练
- 妈妈生气了
- 开心
- 太阳和月亮
- 元宵节赏烟花
- 想跟爷爷学写字
- 换班
- 最喜欢的水果
- 男孩,你在哪里?
- 我的弟弟
- 春天
- 待到满山红叶时,我在香山笑
- 中秋节
- 包饺子
- 我国电力行业改革模式刍议
- 智能家居打造节能化 节能灯合格率不到四成
- 现代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 浅谈如何提高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 如何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
- 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问题与建议
- 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与节能
- 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材料
- 小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
-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二)
- MIG焊中气孔缺陷和焊缝裂纹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 上海万豪大酒店弱电系统设计
- PLC的常见处理故障的方法
- 建筑施工项目中管理
- 电力建设施工承包商的职责
- 《燕子》教案3
- 《燕子》教材说明
- 《燕子》多角度状物的描写特点
- 《燕子》“赶”的妙用
- 《燕子》说课稿1
- 《燕子》写作特点
- 《燕子》说课稿2
- 《燕子》佳句赏析
- 《燕子》教学建议
- 《燕子》教案2
- 《燕子》词义辨析
- 《燕子》教案4
- 《燕子》文章结构分析
- 《燕子》的学习要点
- 《燕子》难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