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几个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复习《诗经》和《离骚》开始)我们学习过了《诗经》三首和《离骚》的节选,在这两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和发展;《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骚体;《诗经》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屈原的骚体诗开创了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那么,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又有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诗,来了解这一问题。
二、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引导学生读课后有关“汉乐府”的资料,了解有关汉乐府的常识。
三、朗读诗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本诗大概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习本诗的侧重点应是什么?
3、读本诗你将最关注什么?
诵读全诗,把握故事情节:
1、教师范读,学生给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或难懂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朗读,学生自由读或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注意复述的要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4、请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一,理清此诗的情节。
学生概括的标题不必拘泥于教参的答案,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概括则选用学生的概括。
四、文言常识积累
1、归纳本诗出现的“偏义复词”:
⑴ 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
⑵ 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
⑶ 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
⑷ 逼迫有弟兄:意义偏“兄”。
2、归纳整理本诗出现的“古今异义”:
⑴ 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
⑵ 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束缚;
⑶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失败的经验;
⑷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今义,处罚;
⑸ 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
⑹ 叶叶相交通:古义,交接;今义,与运输有关。
3、归纳本诗出现的“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组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语言尽量用原文。)
2、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诗的思想内容。
〖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
汉乐府民歌
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故事情节:
托物起兴
兰芝被遣
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
双双殉情
告诫后人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表演
1、请同学分组表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如时间有限,可分别表演不同的片段。)
2、讨论评析同学的表演。(注意从文中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
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具有叛逆精神,请结合具体诗句,感知他们的个性特征。
可让学生找出能够触动他们的诗句,读给大家,然后做简要的分析。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感知
通过学生对他们所喜欢的诗句的诵读,体会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四、延伸阅读
阅读几首汉乐府诗,体会汉乐府的艺术特色。可以在学生诵读完后,师生共同总结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色的冬季
- 君子兰
- 我爱你中国
- 我
- 怀念我的小兔
- 日全食
- 奇特的窗玻璃
- 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 怀念我的小狗
- 扭秧歌
- 挨打
- 小猫和鱼的故事
- 爷爷来了
- 赶会
- 不听话的小树
-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 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
- 再谈“答辩失权”与“不应诉判决”(1)论文
- 论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度(1)论文
- 谈中国电视剧市场迎来自制剧的“第二春”
- 分析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影响
-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构建(1)论文
- 关于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立法探讨(1)论文
- 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1)论文
- 论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
- 论贾作光的舞蹈创作思想
-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不可抗力抗辩及其适用(1)论文
- 浅谈城市建设专题艺术片的创作
- 论民行检察适用调解优先原则(1)论文
- 成本与收益:关于夫妻家务劳动价值的法经济学分析(1)论文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8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8
-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9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7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 《爷爷和小树》教学建议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6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9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0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