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8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肖像描写。

【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红楼梦》的有关评价

1、《红楼梦》是世界名著,清代就有“开谈不讲《红楼梦》,虽读诗书也枉然”之说。

2、红学界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3、……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二、说明传统写法

1、小学生的习惯写法:苹果似的圆脸,水灵灵的大眼睛……

2、宋话本《碾玉观音》写璩秀秀的外貌便是:

云鬓轻笼蝉翼,蛾眉淡拂春山。朱唇缀一颗樱桃,皓齿排两行碎玉。莲步半折小弓弓,莺啭一声娇滴滴。

眉如春柳,眼似秋波。几片夭桃脸上来,两枝新笑裙间露。即非倾国倾城色,自是超群出众人。

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他日必为攀桂客,目前尚作采芹人。

三、赏析《林黛玉进贾府》刻画人物的方法

1、林黛玉:

⑴ 众人眼里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⑵ 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 )。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⑶ 宝玉眼中的黛玉:

“①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②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① 引文①外貌描写的顺序有什么特点?引文①的描写与引文②的描写之间是什么关系?

A、先写眉眼,再由面部写到全身,转而又回写目光、气息,从细部、局部到全部,又回到细部,符合宝玉对黛玉的观察顺序;

B、引文①以眼神为重点,侧重具体描写,引文②从神态、行动和心理方面进行总体描写。

② 有版本作“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你认为好不好?

“含露目”,当作如何解?即双目常显湿润,如含有仙露明珠。罥烟眉,对含露目,对仗精巧无比,这是雪芹的炼字艺术,又岂是凡常作手可以想得出来的。如“罥烟”对“含情”,不但失去对仗,也显得俗气。真格是败笔。

而且,“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下文方能接上“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如此才妥贴完整,自当是原文。

角度显层次。

2、贾宝玉(黛玉眼中的宝玉):

“①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锦缎粉底小朝靴。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③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⑴ 引文①外貌描写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A、从上到下,由头饰、衣褂到鞋靴;

B、这样描写符合黛玉的观察顺序,条理清晰。如果从下往上描写,则与黛玉大家闺秀的身份不符。

⑵ 引文②外貌描写的顺序有什么特点?六个比喻中重点应该是哪一个?“目若秋波”为什么放在最后写?

A、先用六个比喻具体描写宝玉的面形、面色、鬓发、眉毛和目光,再总写宝玉顾盼神飞的多情公子的神态;

B、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若秋波” 应该是 六个比喻中的重点。宝、黛目光的交汇,导致二人情感激荡,一见钟情;

C、放在最后写非常符合当时黛玉的心理,黛玉何尝不想一眼就看宝玉的眼睛,但她是一个女孩子,贾府规矩大,她“处处小心,时时在意,不敢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因而她不敢造次张扬,在把宝玉全身上下打量一番之后,才把目光落到宝玉的脸上,目光落到脸上后,又不好意思直接看眼睛,而是看脸形、脸色、鬓发、眉毛,一阵外围游移之后,黛玉的目光终于锁定到宝玉的眼睛上。在让人领略宝玉风流潇洒的同时,分明又让人听到了黛玉的心灵律动!

⑶ “面如桃瓣”是否与前面的“面若中秋之月”显得重复而可以去掉?

不可去掉。这不仅不重复,而且正反映了曹雪芹的匠心独运之处。可以想象──就要见到异性哥哥的眼神了,怎不让人害羞?黛玉还是回看了一下宝玉的脸色,似乎是为下一步下定决心看眼睛而蓄势。这样,不仅描写了宝玉的肖像,黛玉心灵的涟漪、娇羞的情韵也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也反映了林黛玉对王夫人等有关宝玉介绍评价的怀疑。

⑷、引文③写宝玉“项上”的“一块美玉”,是否应该紧接着“金抹额”后写,这样可不是从上到下条理清楚吗?

原处理颇为得当。这里不能仅仅考虑到条理清楚的问题,还要考虑到这块玉是最能体现宝玉特殊来历和特殊身份的物件,《红楼梦》下文中有许多故事情节都是围绕这块玉展开的,放在最后写它,可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也反映了林黛玉对王夫人有关宝玉评介的怀疑.

总之,比较曹雪芹对宝、黛外貌描写,可以发现以下的不同特点:对宝玉的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黛玉的观察来写,目光在宝玉周身打量、游移,最后才落到宝玉的眼睛上,显示了黛玉的多情而害羞;对黛玉的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宝玉的观察来写,目光一开始就直指黛玉的眼睛,显示了宝玉的多情而率真。少男少女对异性处于朦胧的感觉状态,对这种特殊的个性心理描摹得如此微妙,曹雪芹实在又称得上是一位心理学的大师。

顺序传神韵。

3、王熙凤: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甲戌侧批:头。)

“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甲戌侧批:颈。)

“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甲戌侧批:腰。)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甲戌侧批:为阿凤写照。甲戌眉批: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像至此者? )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罥梢眉”“丹凤眼”、“柳叶眉”虽俏丽,却或作“三角”形,或呈“掉梢”状,这是将她的心地之阴险毒辣特意刻画在五官长相之中了。

重点凸性格。

四、知识连接(复习归纳描写知识)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等等进行描写。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白描式描写。就是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的词藻,而以简练单纯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来。这种描写方法的运用,可以给读者一个简单而明快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中写藤野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糊”,冬天穿旧外套。抓住特征,几笔勾勒,就活画出了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漫画式描写。在人物描写中需要强调人物外貌的某一特征,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的外貌就是漫画式描写。如鲁迅笔下的阿Q:“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鲁迅先生抓住阿Q外形上最引人注目的、最富幽默色彩的特征──头上的癞疮疤,以诙谐的语言进行了夸张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幽默的漫画。

工笔式描写。工笔描写指对人物多用笔墨作细致入微的刻画。犹如电影中的人物定格特写或绘画中的工笔肖像画,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饰、穿戴以及细微的表情,都能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留下深刻印象。如刘绍棠《榆钱饭》中:“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着脚丫,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岔上。”这段文字用工笔细描法,把一个“野性”“胆大”饥不择食的“丫姑”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对人物的外貌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使人过目难忘。

间接式描写。就是作者不直接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是通过写周围人物的反应来表现特定人物的外貌。此法含蓄隽永,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陌上桑》描绘罗敷出众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行者”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摸着胡子,身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少年”见到罗敷脱下帽子,只戴纱巾,希望引起姑娘的注意。和罗敷邻里的“耕者”、“锄者”,他们该不是第一次见到罗敷吧,可也因观看罗敷而常常停下活计导致贻误了工时。这几句,没有一词半句直接描绘罗敷的容貌。我们甚至无从知道罗敷是高还是矮,是苗条还是丰满,可我们就是觉得她很美。间接描写十分含蓄,平添了无穷的神韵和魅力。

五、课堂练习

描写班级中的一位同学或老师,要求以人物的外貌描写为主,不得出现被描写者的真实姓名,然后让同学去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艰苦的准备
老师您辛苦了
学车“四部曲”
发生在课间的一件事
有惊无险的家长会
塑料袋旅行记
城市奇观
假如我来到了太空
刘奶奶结婚
我爱家乡的一年四季
我想象中的校园
买梦
我爱家乡的柳树
一次奇遇
神奇的卡通晚会
2010—2011学年上学期学生会工作总结
“我要安全”活动经验总结
2011年上半年外联部工作总结
学生会新闻网络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技术质量部施工安全工作总结
学生会生活部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第三阶段工作总结
2011年安全工作总结
学生联合会工作计划
施工安全经验工作总结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学生会秘书处副部长个人工作总结
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总结
普法宣传工作总结
基于法约尔管理功能理论的职能部门管理有效性审计研究
关于地方政府负债审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有关审计的职能与应用的探讨
三位一体的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浅谈现行体制、机制、制度对审计监督职能的影响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目标研究
地方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的开展
网络审计证据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试论内部审计如何为企业增加价值
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分析及对策探析
浅谈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关于加强港航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保障信贷安全运行
浅谈金融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
企业风险管理之内部审计的价值思考
《雷电颂》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有关资料
既要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雷电颂》教学反思
《雷电颂》教学新点子
什么是关键词语,如何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雷电颂》教学杂谈
《雷电颂》导入语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
以《雷电颂》课文为例,作修辞方法复习的教学反思
意外之问,意外效果──关于“《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的探讨
让智慧的火花绽放──《雷电颂》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