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祝福》千问

《祝福》千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30

《祝福》千问

我们常说,备课要备学生。怎样才算是备学生呢?这次教学《祝福》,我一改过去的做法,在尝试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是教师备课、实施课堂教学的丰富而鲜活的资源。

学生初读《祝福》,感到很不好懂。我没有忙着讲解文本,也没有立即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而是引导他们反复阅读文本,进行个性化感悟,提出疑难问题,并共同探讨征求答案。他们钻研得很投入,提出的问题方方面面:有关于主人公祥林嫂的,有关于线索人物“我”的,也有关于鲁四老爷、四婶、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的,还有关于柳妈、短工、专爱听讲故事的鲁镇上的男人们女人们的,甚至还有关于庙祝的,当然也有不少关于小说的构思、选材、语言等艺术创作方面的,他们或十五二十,或三十五十,共提了100多个问题,固然有不少是重合的,但对学生个体来说又是独一无二的。令人欣喜的是,好多问题过去是由老师精心设计现在学生自己却提出来了,而且有些问题是我多年教学《祝福》从未引起足够注意甚至是从未发现的问题,如:

1、祥林嫂有没有名字?

2、祥林嫂是“逃”出来的吗?

3、祥林嫂这么一个既没有文化又十分迷信的女人,怎么可能会对“魂灵的有无”产生疑惑呢?

4、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5、小说写祥林嫂“手脚都壮大”,难道祥林嫂不裹脚吗?

6、嫁过两次的祥林嫂幸福过吗?

7、祥林嫂一生中最可悲的是什么?

8、如果阿毛不死,祥林嫂也熬成了婆婆,她将怎样对待阿毛的媳妇?

9、文中写到鲁四老爷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难道祥林嫂不可怜吗?她到底败坏了什么风俗?祭祀的时候为什么不允许她沾手?祖宗为什么不吃她沾手的饭菜?

10、“我”为什么就不帮帮祥林嫂呢?

11、“我”为什么特别关注祥林嫂死亡的时间与方式?

12、小说为什么要写“福兴楼的鱼翅,一元一大盘,物美价廉,现在不知增价了否”?

13、卫老婆子、柳妈、鲁镇上的老女人们,为什么不同情帮助祥林嫂呢?

14、作者对祥林嫂仅仅是同情吗?

15、文中有些像“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之类的语句,看似语意不通,该如何理解?

16、小说写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为什么重复两次,而且几乎是一字不差?等等。

对上述所提问题,学生们经过合作研讨,大部分能够解决。对不能够解决或者只停留在浅表层次并且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我给予必要的引导、点拨。下面仅举两例。

一、祥林嫂有没有名字

对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看法是:祥林嫂应该有名字,出嫁前肯定有名字,虽然不一定有大号,但至少该有“大妮”“二妮”之类的乳名;出嫁后人们就冠之以丈夫之名,这足以看出中国的女性出嫁后便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对此,有学生质疑:既然祥林嫂已经成为丈夫的附属品,嫁给贺老六之后,为什么人们不称她为“老六嫂”而正如文中所说“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都陷入沉思并露出茫然的神色。愤悱之际,我做了这样的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

1、婆婆逼她改嫁时她为什么“异乎寻常”地嚎、骂,并以死抗争?

2、祥林嫂以寡妇的身份出现在鲁镇,鲁四老爷一家以及鲁镇的人们对她的态度前后两次为什么迥然不同?

3、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门槛?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思考,讨论,陆续发表看法。不少同学的理解肤浅、偏执,甚至不着边际,但他们能够认识到上述问题都与“回头人出嫁”有关。我便因势利导,先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由此导致的价值取向等背景知识,学生豁然开朗,随后的发言表明,他们知道祥林嫂改嫁时“出格”的哭闹是为了维护自己“从一而终”的贞节,用整整两年的血汗钱去捐一个门槛,让千人踏万人跨,是为自己的改嫁而赎罪,而鲁四老爷等人对她的态度变化也是因为她乱了血缘,不干不净,败坏了风俗。因此,祥林嫂对自己的改嫁不认可,周围的人更是不认可,她既然嫁给祥林,就应该生是祥林的人,死是祥林的鬼。那么,“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也就合情合理了。

二、祥林嫂曾在两个家庭中生活,她有过幸福的体验吗

关于这个问题,学生普遍认为祥林嫂没有幸福,理由是经历丧夫失子的大悲痛,受到婆婆虐待,遭遇人们的冷漠。但我认为,仅有这些依然领略不到作品的构思之妙。于是我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重读文本,深入思考。我首先提出:祥林在世时,祥林嫂有过幸福吗?学生依然说没有,因为她有个严厉的婆婆。我又问,尽管有严厉的婆婆,可她有丈夫,难道没有来自夫妻感情的幸福吗?学生从夫妻年龄的差距上感悟到,祥林在世时,祥林嫂对祥林来说只是一个保姆,对家庭来说只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力:她是没有幸福可言的。按照这样的方式,我让学生细读文本,将两个家庭进行比较,看祥林嫂是否拥有过幸福的生活。学生不再停止在表面,而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发现。在贺老六家,她没有婆婆,相对来说便拥有了许多的自由,而且贺老六有的是力气,会做活,还有自己的房子,尤其是她还生了一个能够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男孩,她获得了一个正常女人做妻子做母亲的幸福感,也许正是这种幸福感,将改嫁的痛苦挤压到心灵的角落。但是这种算不上奢侈的平淡的生活对祥林嫂来说实在是太短暂了,尽管再次丧夫是她的又一次不幸,但她有自己的房子,用不着寄人篱下,又凭她勤劳的双手,完全能够将阿毛抚养成人,过她这种虽然艰难毕竟还能过下去的生活。但是,更大的不幸又降临到了她的头上,阿毛的惨死使她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她连继续守寡的资格都丧失了,因为她虽然没有了逼她改嫁的严厉的婆婆,却有有权立即收回房产的无情的大伯。因此,尽管两个家庭的构成不同,属于祥林嫂的只有痛苦与不幸,而将极其短暂的相对的一点幸福放置在祥林嫂的一生中,更加重了作品的悲剧意味。

从教二十余年,执教《祝福》十余遍,每次都认真备课,查阅资料,力求有一个全面深透的解读,然后一古脑地灌输给学生。但是,《祝福》千问,将我过去的教学问得苍白无力,感到自己过去20多年的课堂一直都是“空心课堂”“寡情课堂”“缺智课堂”“无味课堂”!我在实践中,领略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魅力,也出乎意外地发现了学生那令我惊诧不已的巨大乃至无穷的创造潜能,我更加坚信:备课的关键是备学生,备学生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如何激活创造潜能。

──原载于2006年第2期《中学语文教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
一件难以忘怀的事
爱心传递
我的发现
图书陪伴我成长
鹰之歌
春天的雨
一些路.一些人.一些风景
人生,就像彩色棒棒糖
妈妈,节日快乐
读书改变命运
一双靴子
我的课余生活
读书乐
不一样的人生
试论高校新闻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
试论高校学生体育伤害民事赔偿及救助机制的构建
浅谈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及其平衡
试谈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其对策
论析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论析地方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发展模式的有效构建
试谈高校图书资料的文化价值
再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问题
浅谈网络技术加强大学生道德培养途径的分析
高校学生体育伤害的法律责任探究
试析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下实现教师自主的必要性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原因及责任归属
浅论高校内部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学生权利保障
浅谈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探究
关于大学生权利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平等、愉悦中,轻松学语文──《荷叶圆圆》教学设计有感
“读”出来的精彩──《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尊重选择 发展个性──《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荷叶圆圆》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及反思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