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过秦论》对比的运用
贾谊的《过秦论》一文在对比的使用上很有特色。不仅全篇以对比到底的手法阐明了他的论点,而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使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现略作分析。
一、六国与秦国的对比
文章在叙述秦国发展时期时,以六国“合纵抗秦”时的力量与秦国相对比。作者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一方面竭力铺叙当时六国联盟的力量强大,从统帅之贤──战国四公子;力量之强──有九国民众;人才之多──谋划、外交、统兵的文臣武将之多;土地之广──十倍之地;兵力之多──百万之众,突出了九国叩关攻秦进的来势汹汹。另一方面从九国之师庞大的队伍和在与秦国交战时的不堪一击的对抗结果的对比之中,从反面烘托了秦国势力的强大。
二、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九国之师的对比
从领袖地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用兵谋略、抗秦结果等几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之弱,反衬秦王朝灭亡之易,为后文引出主旨作了铺垫。
由于作者对陈涉的偏见,文章在论及陈涉时,作了几方面的对比。文章先从才能上拿陈涉与普通人相比,再将他与孔子、孟子比贤,与陶朱、倚顿比富,以竭力渲染陈涉的个人素质低下。在此基础上,用陈涉的个人素质与其所领导的起义军的影响力进行对比──“天下云集响应,赢粮景从”。通过对比,突出秦王朝暴政的不得人心。
三、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秦国的对比
文章在写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强大,自以为建立了万世基业后,却大力铺写陈涉义军领袖才能之劣──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倚顿之富;起义举事之急──蹑足行伍之间,崛起阡陌之中;义军队伍兵力之弱──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装备之差──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响应之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景从;灭秦之易──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灭秦族。通过对比,突出秦王朝灭亡之易之速,为后文张本蓄势。
四、秦国攻天下与守天下的对比
秦国自身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秦国兴起发展之时与一统天下后所实施的对内对外政策上的对比,突出其在内外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暴虐和不得人心,为秦的灭亡埋下伏笔。二是用秦攻取天下与守天下进行对比。攻天下成功,守天下失败;攻取天下漫长,守失天下迅速。通过对比,引起人们思考,为后文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奠定了基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苏州乐园
- 小鸡
- 小草“流泪”了
- 老师占课绝招
- 水果辨论会
-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 我见到“知心姐姐”啦
- 都市夜景
- 蔡伦造纸
- 一个值得我敬佩的人
- 教学楼“告诉”我们
- 秋天的早晨
- 互联网让我的学习更精彩
- 我错了……
- 鸽子
- 汉语研究的方法论(1)
- 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1)
- 略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1)
- 论自然语言在语言哲学中的元语言地位(1)
- “形象思维”的两次大论争(1)
-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1)
- 试论马建忠的“善译”理论(1)
-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 如何鉴定审计证据(1)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内审工作有待加强(1)
- 对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的再思考(1)
- 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现状、难点及对策(1)
- 浅议《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运用(1)
- 由“文”入“质”——1925~39年中国诗歌运动观察(1)
- 在佛门与文场之间(1)
- 明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关于桃花源的描写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杂谈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 《桃花源记》问题探究
-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
- 《桃花源记》中的 “外人”一解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堂实录与点评
- 《桃花源记》赏读
- 还是训为“落花”的好──《桃花源记》里“落英”的解释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说课设计
- 《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质疑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 《桃花源记》有关资料
- 《桃花源记》多音字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