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
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
揭晓谜底:雨衣。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可是穿着雨衣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你觉得最难受的是什么呢?
4、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标自然段──画生字:读字音,想字意,组词──读通文章──质疑)
2、检查自学情况。
3、课件出示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
三、写字指导
交流“我会写”中的生字,重点指导学生难以掌握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小林在发明充气雨衣时遇到几次难题,分别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 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 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 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 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 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 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 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拓展
思考生活中哪种生活用品不太好用,需要怎么样的改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自己
- 我的妈妈
- 感谢(三)
- 动物运动会
- 有礼貌的小猫咪
- 有趣的打转虫
- 感谢(二)
- 妈妈的爱
- 大烟斗
- 暑假乐趣多多多
- 荷花(一)
- 有爱真好
- 呼啦圈比赛
- 爱的教育读后感
- 我的理想
- 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
- 论社会主义宪政(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纲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当代思想道德养分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味”论内涵的延展
- 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的演唱及其文化功能
- 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法律规范
- 论社会主义宪政(19)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 苗族刺绣的现代意义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赣式古民居发展现状与对策
- 论郑和下西洋中宗教文化的规范性传播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 《观潮》第二课时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 《爬山虎的脚》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 《蝙蝠和雷达》
- 《陶罐和铁罐》
- 《观潮》
-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