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高二语文雷雨教案3
教学目标:1、学习《雷雨》第二幕.着重分析主要的矛盾冲突及矛盾冲突所揭示的人物性格,挖掘全剧的主题;2、了解话剧的特点,品味个性化语言。
教学思想:引进“以人为本”的民主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矛盾冲突和通过矛盾冲突把握全剧的主题是重点,把握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是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讨论法、表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剧情: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
二、分析剧情和矛盾冲突:
(1)梳理人物关系:说说下列人物存在哪些冲突?主要矛盾是什么?(显示人物关系表)
(2)第一场戏的剧情如何发展?
三、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1)周朴园怀念鲁侍萍的感情是否真实?请试加分析。
(2)周朴园对鲁侍萍相认前和相认后的态度变化是否矛盾?为什么?
(3)你认为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可以用四个词概括:自私、虚伪、阴险、狡诈。他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当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的时候,他凶相毕露,残酷、自私的一面暴露无遗。正如繁漪所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四、分析主题:
《雷雨》在纠缠着血缘关系和命运巧合的剧情中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的社会内容,鲁侍萍、鲁大海和周朴园的冲突本质上是阶级冲突,冲突的残酷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鲁侍萍、四凤等人的悲剧有力地揭示了旧社会、旧家庭的罪恶。
五、欣赏人物语言:(1)试分析下面一段对话: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2)有感情朗读下面几句话,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六、布置作业:
(1)全剧的标题“雷雨”有什么象征意义?
(2)鲁侍萍到底有没有出路?请发挥你的想象力,以“走出周公馆的侍萍”为题目写一篇短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雷雨
鲁侍萍——————————私生活角度
自私、虚伪
周朴园 大资本家的罪行
阴险、狡诈
鲁大海——————————社会斗争角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交通秩序要遵守
- 祖国的风景真美
- 找妈妈
- 笔架山游
- 奶奶,您歇歇吧
- 猫妈妈的生日礼物
- 春天的田野
- 两个好朋友
- 妈妈的泪花
- 苦恼的500字
- 回到恐龙世界
- 我的家乡
- 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 有趣的动物
- 春雨初临
- 关于上市公司的若干会计问题(1)
- 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
- 试析EVA薪酬计划在校企财务评价中的应用(1)
- 刍论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然性(1)
-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净化会计监督环境(1)
- 通过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手法揭示(1)
- 试论会计主体(1)
- 新准则下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1)
-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发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1)
- 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分析(1)
- 非平衡会计原理——三限三基记账法(1)
- 浅论会计核算中的资产减值(1)
- 浅议所得税会计理论及方法的创新(1)
- 中澳会计规范体系之比较(1)
- 资产证券化会计模式初探(1)
- 《从现在开始》 教学设计二
- 《日记两则》 教学设计
-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二
-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一
- 《从现在开始》 教学设计一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一
- 《从现在开始》 教学设计三
-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三
- 《窗前的气球》 新教材教研组展示课
-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四
-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假如》 教学设计一
- 《从现在开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 《清澈的湖水》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