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一
翻新时间:2023-03-16
《司马光》教学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导学习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2、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质疑。
4、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再评不足。
3、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
1、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2、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2、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5、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6、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的皱纹
- 致父亲
- 春天
- 心事
- 我的古筝
- 有些人
- 讨厌叫我“小子”
- 家庭的快乐
- 春
- 20年后
- 哎!这个人
- 我是一只小甲虫
- 校运会
- 礼物
- 观《家有儿女》有感
- 论宪法权力(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三)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社会主义宪政(11)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佛教寺庙的神圣性和世俗化浅谈
-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 庄子的游世思想
- 浅析近世徽州戏剧活动的社会功能
- 从儒家文化的和平思想看中国“和平崛起”
- 未经深思的民主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
-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文化的根与花——谈儒学的“返本”与“开新”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教学实录2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匆匆》相关
- 《匆匆》说课设计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实录3
- 《匆匆》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