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2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
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⑵通过学习,学生能不丢字,不破字地朗读课文;中等生正确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优等生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⑶通过学习,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学困生在同学地帮助下,说一说带有“仔细地”的句子,并把句子写下来。中等生会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词各写一句话。优等生会用3-5个词写一段话。
2、过程与方法:朗读感悟、质疑、解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有负责任的重大。
【重点与难点】
1、识字与写字。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朗读感悟。
【教法选择】质疑法,小组讨论学法,朗读感悟。
【学法引导】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课堂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媒体组合运用】电展、展示台、生字卡。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前收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教学时数】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书空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指名生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生回答。
3、自读课文,思考二个问题:
⑴“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⑵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4、讨论问题A,引导学生体会“我”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和邓爷爷的和蔼可亲,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词语如“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兴地”、“紧紧地”、“和蔼可亲”,可让男女生比赛,谁找得又快又对,给予加分,并进行品读,比赛读。
5、围绕第二个问题,可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联系上下文,从“见到了邓爷爷”、“邓爷爷和蔼可亲”、“我受到了邓爷爷的称赞”等较表面的理解,上升到“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注意抓住一些词句进行品读。
6、指导读好最后一段,猜一猜为什么小作者会觉得“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
7、有感情朗读全文。
三、我会读
照顾差异的策略:
1、通过学习,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学困生在同学地帮助下,说一说带有“仔细地”的句子,并把句子写下来。
2、中等生会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词各写一句话。
3、优等生会用3~5个词写一段话。
四、扩展活动
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邓爷爷的故事或者他说过的名言。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教学能在学生中间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2、能够针对学习内容设计课程,使之适合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3、能客观地认识到学生们存在的差异,并能采取相应的做法和措施,激励全体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课间活动,我们的乐园
- 大课间活动的启示
- 游泳
- 乒乓球大赛
- 有苦有乐的大课间
- 挨批评的滋味真不好
- 难忘的一件事
- 三楼落下不碎蛋
- 小鸟,我懂你的心
- 大课间训练的艰辛
- 考级
- 坐木筏游漓江
- 童年趣事
- 童年的芭比娃娃
- 我第一次洗碗
-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1)
- 让银幕纪录战争:世界战争纪录片回顾与思考(1)
- 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 试论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 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1)
- 关于农牧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的现实问题与基本对策
- 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集中寄宿制
-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 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1)
- 在夹缝中长大:中国大陆新生代电影世界(1)
- 电影中的叙事(一):理论研究(1)
- 浅谈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 浅议小学科学探究中的一些问题
- 浅析网游虚拟货币中的矛盾
- 东方卫视发展之路新探(1)
-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节选)──《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及评析
- 诗歌阅读入门
- 孔融
- 老师,我不喜欢平平──一次平等的心灵交流──《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评析
- 从神童到名士
- 《平平搭积木》教学杂谈
- 感受童真──《平平搭积木》教学感悟
- 荐举贤良 诱益后进
- 《平平搭积木》词语造句
- 汉末大名士──孔融
- 13《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说孝
-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 为每个学生留有希望──《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反思
- 《平平搭积木》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