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CA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
3、简介紫丁香,学生边听边看画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全文,学生边听边看录像。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
三、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1、学习1~2小节:
⑴ 默读。
⑵ 说说读完后体会到了什么?
⑶ 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⑷ 自由练读,指名读,议读,评读。
2、学习3~5小节:
过渡: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呢?
⑴ 出示学习建议。
⑵ 小组合作学习,找出写紫丁香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句子做上记号,读一读,互相讨论。
⑶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① “绿叶儿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想像它在唱什么歌?理解“疲倦”一词的意思。
② “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理解“挂牵”一词的意思。回顾生活体验,想想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
③ 夜深了,紫丁香还会怎样陪伴老师?怎样理解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
⑷ 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3、小结:
同学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四、总结全文
1、回顾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再写在小绿叶儿上。
【评析】
《窗前一株紫丁香》是语文出版社S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上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首诗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是重视朗读,以读为本:
教学中,教师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赛读、诵读等学习环节,教师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教师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第二、是重视学生提问题:
学生读了课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学生自读课文后,让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改变了以往教师不顾学生实际大量提问的做法。
第三、是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
如“疲倦”和“牵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爱。第四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内容3、4、5小节。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打豆浆
- 游晓港公园
- 辛勤的爸爸
- 可爱的熊猫
- 有趣的贴眼睛游戏
- 我的眼睛和鼻子
- 接妈妈
- 爸爸妈妈陪我上培训班
- 我最喜欢的运动员
- 如果今天是妈妈的生日
- 我的家
- 可爱的小狗
- “动物”一家
- 好办法
- 如果可能,我想做一只海鸥
- 关于无锡天蓝地绿生态蔬菜市场现状调研报告(一)
- 广告媒体分析(一)
- 浅论环境侵权的公益诉讼救济(1)论文
- 浅论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环境立法(1)论文
- 家益超市促销策略分析及建议(一)
- 卡多佐的法律情怀与司法艺术
- 空调扇专家联创空调扇营销案例分析
- 谈谈房地产联营纠纷案件的审理(一)
- 对XX公司市场营销管理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 浅谈中国园林的分景与借景
- 浅议恶法亦法(1)论文
- 现代园林与社会价值取向
- 柳州世纪联华市场营销分析报告(一)
- 加强园林施工项目管理方法分析
- 浅论建国初期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1)论文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惊弓之鸟》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惊弓之鸟》 整体阅读感知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1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 《画杨桃》 教师语录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1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2
- 《惊弓之鸟》 知识点精析
- 《惊弓之鸟》 故事趣闻
- 《画杨桃》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