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7
《月球之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六个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
3、了解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4、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月色的画面,请学生谈感受。
2揭示课题。(22月球之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录像,听课文朗读。要求:仔细看,认真听。
2、自由读课文。要求: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反复读几遍,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的情况。
三、朗读指导,自悟自得
1、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了月球的景色呢?(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②全班读。
③小声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想。
④男女生读。
⑤看图描述第二自然段的景色。要求:熟读成诵。
2、课堂练习。
这里的天空的,表面却洒满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没有任何。月球是一片荒漠。
3、根据查找到的月球的资料,学生交流。
四、合作学习,课外拓展。
1、学习第三—六自然段。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读一读,划一划,议一议,把未解之谜找出来。
2、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课件出示。)
谜之一: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谜之二:难道水藻放进月球尘土中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谜之三: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3、文中是不是就只有这些谜呢?从哪里看出来?
4、根据查找的资料说说,你心中还有哪些不解之谜?
5、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自然段:“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6、(课件出示:神六飞天的画面)还记得这个画面吗?请生谈感受。
7、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上当了
- 有趣的挤牛奶
- R星球游记
- 溜冰
- 猫
- 有趣的的跳绳比赛
- 珍爱生命,健康先行
- 掰手腕
- 教师节
- 我登上了长城
- 我的家乡——南靖
- 学游泳
-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 一个难忘的双休日
- 美丽有趣的泡泡
- 关于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进一步做好辅导员工作
-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 中国学生要有敢于怀疑世界级大师理论的勇气
-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有效性分析
- 关于就业压力下网络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谈高校毕业待转出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教你“三招”轻松教学——读《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有感
- 浅谈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有效性分析
- 激活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 关于美国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的启示
- 如何安排和管理“2+1”办学模式的实习以提高实习质量
- 论有效教师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行为
- 智能化校园的安防系统
- 浅论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
- 创建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 《白杨》教学反思
- 《白杨》教学谈
- 《白杨》教学片断及分析
-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白杨》教学片断
- 运用语言信息 开展口语交际──《白杨》教学实录及评析
- 《白杨》教学谈
- 《白杨》教学反思
- 用情境法教学“浑黄一体”──《白杨》教学片断及评析
- 《白杨》教学谈
- 《白杨》教学反思
- 《白杨》课堂教学实录
- 《白杨》教学实录
- 《白杨》教学反思
- 用直观法教学“高大挺拔”──《白杨》教学片断及评析
- 《白杨》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