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7
《检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2、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由春节联欢晚会的《千手观音》引入新课。(由学生感兴趣的、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检阅军队视频,让学生谈谈检阅队伍给自己的感受。(观看视频,使学生对检阅有感性认识,并为下文讨论是否让博莱克参加检阅作铺垫。)
3、让学生简单说说在检阅中发生了什么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
模拟讨论
1、结合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截肢”的意思,谈谈拄拐走路的感觉。(为下文理解博莱克训练的艰苦作铺垫)
2、模拟儿童团讨论的情景,学生充当队员、队长,老师读旁白。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棘手”、“鸦雀无声”等词语,让学生进入情景,想象儿童队员内心的想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思考,说出儿童队员们内心的矛盾心理,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儿童队员们的心情。)
三、模拟采访
1、播放波兰国歌,齐读课文10到16自然段。(让学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朗读课文,体会检阅的壮观。)
2、让学生当记者,默读课文,设想采访博莱克他的问题,作上记号。(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3、全班交流,模拟采访过程,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记者采访的形式,想象博莱克的心情、想法、练习中的困难)
4、让学生当记者,了解一下观众的想法。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从观众的角度对博莱克和儿童队员的表现作出评价。)
三、总结
1、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残疾的青少年在大家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了成功。观看《千手观音》表演视频。(让学生明白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是能够和健康的人一样做出成绩的。)
2、投影残疾孩子的照片,配乐解说。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想对残疾的孩子们、对健康正常的人说话。(此处的交流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4、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我们把爱传送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将洒满爱的阳光。
【板书设计】
检阅
博莱克──自信、坚强
队员们──善良、信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来了
- 小兔子
- 农村见闻
- 快乐的星期天
- 我的梦想
- 我是一只迷你蛛
- 对阿姨说……
- 游动物园
- 小虫子吃树叶
- 蚂蚁运粮食
- 我
- 祝妈妈节日快乐
- 过生日
- 游雨花台
- 上体育课
- 最严重的12方面环境问题
-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的现状和对策
- 无汞开管法快速测定工业废水中的COD
-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与在线自动监测仪器的发展现状
- 等离子体处理危险废物技术
- 城市景观水水质恶化及其对策
- 城市垃圾的现状价值及出路
- 城市生活垃圾前处理集成系统
- 废印刷电路板的静电分选实验研究
- 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封场后维护及补救措施
- 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
- 燃煤锅炉噪声与污染消除实践
- 酵母菌对三价铬的生物吸附
- 城市垃圾处理的对策
- 中国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鸟的天堂》教案
- 《比尾巴》教案
- 《匆匆》教案
-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翠鸟》教案
- 《詹天佑》课堂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草船借箭》教案
- 《落花生》教案
- 《看雪》教案
- 《詹天佑》教案
- 《草原》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