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将心比心》A、B案

《将心比心》A、B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将心比心》A、B案

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

A案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②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③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①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③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活,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⑤学习第三: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⑦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B案

●自学课文

①自由朗读全文。

②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

③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感知内容

①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②指名复述课文叙述的两个生活“小镜头”。

●交流体会

①你对课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我”的母亲想说些什么?

②你平时生活中有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或者正好相反的事例)

●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给老人让座。

②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忙着在山上种树。

●课外作业

读名言,写一段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
我的乌龟先生
假如我是孙悟空
一片叶子的故事
难忘的一件事
美丽的秋天
雨浪滔滔
一次失败的实验
猫为什么可以爬树
游千岛湖
内胎和外胎
保护地球
张家界的野猴
泰宁游记
溜冰
银行对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周海林经济法论文(1)
国际金融电子化法律问题论纲/黄忠经济法论文(1)
从海权和社会转型的角度看郑氏水师经济法论文(1)
论股票交易场所经济法论文(1)
解读“非公有制经济36条”的法律意义经济法论文(1)
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孙永石经济法论文(1)
民事再审制度重构的思考_民法论文(1)
信托投资公司年报的法律分析/王巍经济法论文(1)
浅谈货款诈骗犯罪的预防/罗永洪经济法论文(1)
右派凯恩斯”反对“左派货币主义”经济法论文(1)
劳动法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经济法论文(1)
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经济法论文(1)
经济法学评论第一卷卷首语经济法论文(1)
环境立法经济手段的运用经济法论文(1)
法学视野下的环境权保护研究/余文静经济法论文(1)
《找春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学设计17
《找春天》教学设计5
《找春天》教学设计8
《找春天》教学设计14
《找春天》教学设计13
《找春天》教学设想
《找春天》教学设计7
《找春天》说案
《找春天》案例
《找春天》教学设计9
《找春天》教学设计16
《找春天》教学设计12
《找春天》教学设计6
《找春天》教学设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