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静”的精彩--记特级教师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
当得知特级教师王崧舟要来平湖讲学上课时,很是兴奋,但得知他要上四下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时,不由狐疑:《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的课文,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青也越来越浓。这样一篇平淡无奇、又有些俗的课文,怎样体现王老师一贯的诗意语文呢?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聆听了王老师的课。他的独特的教材解读让我眼前一亮。
一、静静地画鱼(第一课时)片断
师: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请你仔细阅读课文,找一找。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你找到了99%,还有谁补充。
生:“原来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师出示这一段话,是怎么画的,看清楚了吗?闭上眼睛,什么地方让你印象深刻?
生: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金鱼的每个部位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非常细致。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
生:我感受到了青年画画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
师: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静静”,什么是静静?
生:静静就是不出声。
生:就是不受干扰。
师:青年静静地画画,有多么仔细,请用心读,用心体会。
师:你就是那位青年,
生:不会,我已经把鱼的样子记在脑子里了。
师:你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吃食的动态。你在画画时,还会到鱼缸边去看吗?
生:不会,我已经把金鱼记到心里去了。
师:是啊,青年静静地画画,他心里装着金鱼,记着金鱼,刻着金鱼,这就叫静静。
生:这是一丝不苟的静。
生:是专心致志的静。
生:这是胸有成竹的静。
(板书)师:把青年静静画画的情景记到心里去。读——
师:正是那位青年静静地画,所以小女孩惊奇地喊:鱼游到了纸上……
师:正是那位青年静静地画,所以围观的群众都觉得:鱼游到了纸上……
(反思;如果让我教学这段,必定在“怎样画”这儿大做文章:他怎样把“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怎样“挥笔速写”,你能学一学他的样子吗?然后让学生展开联想。我相信很多老师也会这样处理。但是王老师没有,他抓住让我们忽略的“静静”二字,大做文章,透过静静,看到了青年的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简单的“静静”似乎蕴涵的远比我们想像的多,也为我们开启另一扇风景独好的窗子。)
二、静静地看(第二课时)片断
师:这么高超的画技是怎么练出来的呢?请你从文中找一找?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你一定会注意到一个词“静静”,什么叫静静地看着?
生:静静地看,就是专心致志的看。
生:就是一心一意地看。
生:就是聚精会神地看
师:从“静静”,有人读出专心致志,有人读出聚精会神,你——感受到了吗?用心读——
师:你去看过金鱼吗?你跟青年的看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是走马观花地看,但是青年却是专心致志的。
生:我会边看边玩耍。
生:我可能是三心二意的。
师:但是那位青年是怎么看的?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这样的看叫静静地看、专心致志地看、全神贯注地看。
师:这样静静地看了多久?
生:“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谁留心了“一年多”、“每个星期”、“一整天”、“常常”……
生:我算了下,他这样静静地看了六十多天啦!
师:什么叫每个星期天?
生:每个星期天都到现场看鱼。
师:不管严寒酷暑,每个星期天都在看鱼。这是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青年(读)——他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这是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青年——“他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这是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青年——“他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这是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青年——“他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他动摇过吗?——没有。间断过吗?——没有
这是持之以恒地看、专心致志地看,看地忘了吃饭、忘了时间。
生:到了痴迷的状态。
生: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忘了吃饭,忘了时间,忘了自己,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这就是——静(板书)
静是专心致志,是持之以恒。
游到纸上的仅仅是鱼吗?
生:有青年的心血、有青年的汗水,有青年的心。
师:是啊,心静了,还有什么事做不成的呢。(板书——心静)
反思:静得精彩,静得深沉。
没想到王老师抛却了传统的对于教材的解读:青年人“身残志坚”的教育主题,紧紧抓住“静”字,对文章解读回归了心与物游、宁静致远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母题上,让平淡无奇的文章一下子丰盈起来,充满了文化的意味。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正是这样静静地看、持之以恒地看才会有静静地画,胸有成竹地画,从静静中教会学生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坚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这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是啊,心静了,还有什么事做不好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足球小子
- 骑三轮车的叔叔
- 我
- 电脑迷
- 我的妹妹
- 我的弟弟
- 我的班主任
- 丑小鸭
- 我的妈妈
- 我
- 我的妹妹
- 老汤自白
- 这就是我
- 我的爸爸
- 我的同学马胖胖
- 基于领导力模型的军校合训类学员领导力水平研究
- 农民职业化的路径与保障问题研究
- 数据挖掘技术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研
- 从教育公平视角谈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改进
- 论“互联网+”下的社会治理转型
- 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 深化“走转改”,让党报新闻更有“温度”
- 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调查与政策研究
- 提升鹰潭特色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
- 试论如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建设
- 对江西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几点思考
- 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存在的几个认识误区
- 历史与重构:中国公共文化单位员工的职业资格制度
- 场域、惯习与文化传承
- 完善公益性制度主义金融扶贫的法律机制
- 《画》
- 四季
- 自己去吧
- 影子
- 哪座房子最漂亮
- 阳光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雪孩子
- 小猫钓鱼
- 比尾巴(第一课时)
- 蒲公英的种子
- 看菊花(第二课时)
- 小熊住山洞
- 《11、我多想去看看》
- 利用电教媒体教《秋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