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3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分析: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合理运用惩罚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作业完不成就真该惩罚吗?
- 葡萄牙之行
- 惩罚没有好处
- 天上的星星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作业完不成惩罚?
- 作业写不完惩罚有没有好处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加倍惩罚,不好
- 献给母亲的歌
-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系统协调评价探讨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
- 浅谈交通方式构成与交通衔接设施规划的关系
- 新建地铁穿越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施工的风险控制
- 聚类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中的应用
- 地铁车厢内人员新风量的研究
- 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胶接拼装架设施工
- 轨道交通构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
- 广州市五山路地铁车站基坑优化分析
- 软土地铁车站地震响应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 地铁车站施工降水技术研究
- 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
- 北京地铁明挖车站的结构设计
- 有效的政府与民主
- 地铁线路停车线及渡线设置探讨
- 《景阳冈》重点字词的意思
- 《景阳冈》重难点分析
- 《草船借箭》考点练兵 阅读篇
- 《景阳冈》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草船借箭》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草船借箭》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景阳冈》教案设计之一
- 《草船借箭》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景阳冈》重点字词梳理
- 《草船借箭》趣闻故事
- 《景阳冈》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景阳冈》老师语录
- 《景阳冈》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草船借箭》考点练兵 基础篇
- 《草船借箭》美文欣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