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母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
3、了解母鸡的母爱
4、联系实际,感受母爱,学会感恩母亲。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2、体味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课前准备】
1、课件制作。
2、学生收集有关母鸡的资料,收集动物感人的故事,收集有关母爱的古诗、名句、作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意识
1、上节课我们到老舍先生家看了他的古怪又可爱的猫,今天我们还到他家去做客,看看他的那只母鸡。
2、板书:
母鸡
3、从题目你了解到什么?
二、默读课文,抓住情感
1、把握态度变化: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作者对母鸡感情态度的词语、句子。
思考:
“我”对母鸡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让学生在总体把握中也能对作者的情感有所把握。)
2、总体感知:
“我”对母鸡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喜欢)。
3、讨厌之由:
⑴ 请同学们列举母鸡的罪状。
⑵ 说出“我”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小疙瘩来
更可恶的是……
……被它吵得受不了
三、细读课文,品位情感
1、感情的峰回路转:
母鸡的哪些表现让我不敢再讨厌它?
(让学生简单概括地说,既是学生理解的表现也有助于他们的概括能力。)
2、感情的体味:
说一说:
你喜欢哪种情况下的母鸡?说出你的理由?并告诉大家这时候的母鸡是一只( )的母鸡。
小老师:
请你告诉大家你觉得要注意哪些词语和句子?
朗读是该用怎样的语气?
(情感由学生自己把味,并把这种内情外化之。)
3、情感的提升:
写一写:
把前三段换一种语气来写,读了让人觉得母鸡很可爱,而不是讨厌。
提示可以学习前面课文的写法,如反语,贬词褒用等
(动手既是让学生对文章感情的进一步体验,又让学生有了更深的提升。)
4、情感的回归:
《母鸡》让你读懂了什么?
(第九自然段)
(回到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为文之意)
5、情感的延伸:
你知道哪些赞颂母爱的古诗?
(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为最)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母的名句?
(联系实际,让学生把对母爱的理解结合自身来理解,这也是学习此文的一个关键。)
四、知识拓展,自主学习
1、交流:
你知道那些动物的感人故事?
2、老师的推荐: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养成课外学习的好习惯。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板书设计】
母 爱
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步调一致运气球
- 请爱护小草
- 日照赶海
- 爱护环境
- 游乐场里欢乐多
- 我的文具盒
- 压岁钱
- 我的老师
- 绿阴广场
- 我和弟弟比赛车
- 难忘的“六一”
- 我的家乡--“火洲”
- 小兔过河
- 人蜂大战
- 把心交给你
-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预设与生成
- 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的影响与教学价值
-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之浅见
- 文韬武略终不用,仰天长叹徒奈何
- “课”似观山不喜平
- 家长“校闹”背后的法律问题分析
- 转变角色,迎来作文评改的春天
- 浅谈中职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 小学生作文指导教学略谈
-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
-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 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语文“味”
- 谈阅读鉴赏课的美学与哲学
- 分层次教学视野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 13 五彩池
- “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教学设计
- 三味书屋
- 海滨小城
- 作文教学实例
- 捞铁牛
- 卢沟桥的狮子
- 陶罐和铁罐
- 秋天的收获
- 12 海滨小城
- 抓住主要内容
- 黄继光
- 《长城砖》教学设计之一
- 长城砖
- 科利亚的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