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6
走出理解的误区――《将相和》片断教学随想
《将相和》的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蔺相如受赵王重托,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准备与秦国交换十五座城池,和氏璧到手后,秦王却绝口不提给赵国城池的事。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险恶用心,就谎说和氏璧上有个小斑点,巧妙地从秦王手口骗回璧,进而保住了和氏璧,挽回了赵国的利益。
很多学生读到这里,产生了:“蔺相如说谎欺骗的行为,明明是错的,为什么还流芳千古?”这样的认识。怎么会这样呢?
1、他们年龄小,知识面窄,生活经验少,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不善于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也就看不到事物本质。
2、教材本身具有潜在的消极因素。秦王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本身就是个骗局。蔺相如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骗对骗。故事之所以被选为教材,目的在于突出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他的爱国精神,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积极的东西背后有时也会隐藏着一些消极因素。
3、备课时,我没有考虑到这些消极因素,只注重蔺相如保住和氏璧的方法,而忽略了设置这些问题的情境。
用什么方法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呢?我使用“揣摩、讨论、引导、点拨”的方法,觉得效果极好。
首先,引导学生揣摩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意思时的内心想法。
生:“秦王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吧,你想骗我赵国,我就陪你玩玩,看谁厉害?”
生:“还好我事先想到了你的诡计,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
学生众说纷纭,经过比较准确的揣摩之后,就让学生继续讨论蔺相如这么做是否正确。
生:“秦国当时强大蛮横的。蔺相如敢于担此重任,是受任于危难之际,说谎欺骗不好他不会不懂,但要从秦王这个强大蛮横、不讲信用的对手中讨回和氏璧,除了说谎欺骗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他孤身一人,既不可能硬从秦王手中变蛮抢,又不可能用言语打动秦王,使秦王奉还和氏璧。只有以骗对骗,才能从秦王手中讨回璧,戳穿秦王的阴谋诡计,使秦王理屈词穷,甘心服输。”
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计策,这体现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并且他这样做的出发点是挽回自己国家的利益,是爱国的表现”
生:“‘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从第一如果’可以看出蔺相如本来就是诚信之人,他结果那样做,是他猜对了第二个‘如果’,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的看法有些偏颇,我就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学生最后明白:蔺相如就谎欺骗和秦王的说谎欺骗有着本质的不同,秦王欺骗是为了强夺别人的东西为已有,是以强凌弱,是非正义的,而蔺相如说谎欺骗则是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为了战胜强大蛮横、贪得无厌又不讲道理的对手,是正义。这样增强他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看事物本质。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我自己也有许多新发现,内心惊喜不断:感觉到学生在揣摩人物内心时,有穿越时空的愉悦;在讨论过程中,大大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引导后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在点拨中有恍然大悟的兴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 快乐的一天
- 我的好朋友
- 快乐上体育
- 自我整形
- 我的朋友宋淑琦
- 抓鱼
- 百合花
- 快乐的六一
- 我的收获
- 快乐的节日
- 那一次,我害怕了
- 游记
- 可爱的蚕宝宝
- 我学包饺子
- 实施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有效遏制公路超限超载
- PKI技术在高速公路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一种应用
-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分析
- 关于高速公路与乡村公路交叉通道设计的探讨
- 交通工程前期工作探讨
- 科学管控交通工程投资费用
- 简述公路项目的建筑环境保护措施
- 浅谈高速公路柔性基层ATB
- 浅谈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 关于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与EPC工程总承包的探讨
- 浅析《孟姜女》的演唱风格
- 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技术应用
- 试论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发音训练与音色
- 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思考
- 试论作曲家在即兴音乐创作中的心理动向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 《画风》教学设计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 《雷雨》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葡萄沟》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