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八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准备:卡片、课件、《我的中国心》歌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2、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第三段,领会爱梅之情。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重点段,体会爱国情结。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1)自由练读;(2)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3)齐读。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2、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3、内容扩展,从哪些地方你也能体会外祖父那份浓浓的爱国之情?自由交流。
4、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5、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桂花
- 爱哭的我
- 奥斯塔河谷——理智的超越
- 让我把幸福告诉你们
- 我爱我的家
- 我
- 我爱妈妈
- 谦让
- 我的妈妈
- 我会煮饭了
- 夏天
- 家的火爆与温馨
- 我爱我家
- 美味佳肴
- 我学会了缝袜子
- 现代科学研究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 预防职务犯罪要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刑法论文(1)
- 坚守传统文化精神
- 单位犯罪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刑法论文(1)
- 高中语文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研究
- 明清家具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
- 计算机犯罪浅析刑法论文(1)
- 完善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我见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下的晋商雕刻艺术研究
- 中国传统文化与调解的契合
- 传统文化与旅游
- 我国缓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刑法论文(1)
-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思考
- 从传统文化角度透视中小企业管理现象
- 从传统文化角度透视中小企业管理现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思考(推门课)
- 《母鸡》教学案例
- 《长城》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一课时)
-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 《长城》教学设计
- 《母鸡》一课想到的
- 《颐和园》设计
- 《颐和园》教学思考(推门课)
-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的教学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思考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