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运用写人文章的学法深入研读。
2、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
【教学难点】
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小提琴曲,教师引导:同学们,小提琴曲是多么美妙动听,可是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而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老教授)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好,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位小提琴手的成长历程。
二、研读
1、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⑴ 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对于这样一篇写人的文章,该如何学,相信同学们自然心中有数了,该如何读,如何画批,请你用行动回答老师吧!
⑵ 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2、重点交流:
⑴ 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想一想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体会每句话的含义。
① “是我打扰了你吗?……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请继续吧!”“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听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妇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尊重和理解。
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
这种善意的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主动做听众,这是对我练习琴技的一种无言的督促。
问:那么我听了这样的话,心理有什么变化吗?
我由懊恼羞愧变得有了几分信心。
从一开始的灰心,到现在有了信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这正是由于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能否把不同的人物的口吻读出来吗?
②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这是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
③ “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她的赞扬鼓舞,是我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老教授善于循循善诱,使我爱上了小提琴。
问:我的反应如何?
我常忘记她是聋子。
(我演得如此投入,得益于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
过渡: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平静、深沉、明澈的眼神。也就是神态描写。
⑵ 找出老教授的眼神描写,重点交流。(三次“平静地望”)
① 当我拉出像锯床腿的声音时,她的平静,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毫无顾忌的大胆练习。
② 当我有了几分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的平静,鼓励我不断努力。
③ 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的平静,体现了对我更高的要求,告诉我不要满足,继续提高。
⑶ 解决学生的问题:
① 为什么不拆穿这个谎言?
联系《我看见了大海》,因为这体现了老教授教育方法的独特,她并没有给予我琴技上的指导,只是给予了我最宝贵的信心。其实老教授的“不教而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啊!
② 为什么当我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了那唯一的观众?
表达了我对老教授无限钦佩,敬仰之情。是她的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地帮助,使我树立了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
配乐朗读最后一段。板书:
真诚无私、敬佩感激
三、拓展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
填空:(二选一)
(真诚有爱心的老教授 勤学苦练有信心的小提琴手。)
我想对老教授说(你真是高明的教育家),我还想对小提琴手说(你真幸运,遇到了伯乐),我更想对自己说(我要努力,做事相信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四、升华
说实话,我们作为读者都为文中的“我”感到由衷地庆幸,他遇到了伯乐,这位老教授外表优雅,有艺术修养,有学者风范。她真诚无私的帮助给予了我无限的信心和勇气,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
王老师也希望六⑴班的同学们拥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台!
【板书设计】
唯一的观众
真诚无私
老教授 我
敬佩感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真好
- 英语课上的趣事
- 双休日帮妈妈扫地
- 我的妈妈
- 扶小树
- 五彩的秋天
- 我的笔盒
- 小玲进步了
- 小黄山
- 秋天的枣树
- 妈妈真好
- 看猴
- 鱼到哪儿去了
- 妈妈买鞋
- 学骑车
- 论电视纪录片
- 论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 陈乔恩偶像剧女王的不败神功
- 浅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1)论文
- 浅论环境污染责任的适用范围(1)论文
- 谈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 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假冒”及其法律规制(1)论文
-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 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思考(1)论文
- 分析地方电视台节目的平民化
- 探讨环境权的社会定位问题(1)论文
-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 论《非缘勿扰》将生活剧换上偶像剧马甲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方式创新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六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五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一【附反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一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七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四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二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四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