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整合问题 简化目标──《穷人》教学设计浅谈
面对进入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纷繁复杂、甚至不知所措的局面,崔峦教授为语文教师们指明了原则和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做训练,完完全全为学生。对此,我感触颇深。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学会整合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扎实训练的平台。教师们该怎样整合教学目标呢?下面,我将结合我听了《穷人》一课的教学后的感受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穷人》一文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的课文,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因此,教者在讲读课文前安排了质疑环节,学生中除了综合课文大意提问外,有的结合课文句子问到了:“桑娜为什么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接下来,教者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了整合,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作为本课着力解决的教学目标:
1、课文的题目是《穷人》,可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你能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感受出穷人的“穷”吗?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3、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
4、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愿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听着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看着学生们的活动,我感觉到孩子们只是在机械地做着语言文字的训练,表面上看,学生是自主的、合作的、活跃的,实际上,学生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始终是在被动地进行学习,课堂缺乏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究其原因,作为串联整堂课的四个思考题缺乏深度、力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联系是肤浅的、散乱的,教材内在的美感远远没有发掘出来,此篇教材特有的对读者的心灵震撼也远远体现不出来。
追根溯源,思考题的选择、设计应该立足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能够统摄全文,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课文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深刻的内在情感性。《穷人》中桑娜和渔夫带给读者的感染力来自于他们帮助别人时自身的穷困引发的矛盾心理,既真实又朴实。“穷”是他们助人的障碍,却因此成为闪光点。对他们这种行为、美德的理解,应在了解“他们做了什么”之后,着力理解“抱养两个孩子时的心情”──包括本来很穷的家庭条件、将要面临的困难、渔夫回家后的态度。基于此,我个人觉得,本文的学习可以从文中的这两个方面着手,根据教材中的两个原句,设计一个统摄全文的思考题:桑娜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其中的“非这样做不可”解决的是他们做了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又忐忑不安?”了解的是他们做这一切时的复杂心情。根据一个问题进行分层教学,既整合了教学目标,梳理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理清了阅读条理,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这样设计,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同时兼顾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突破教材的难点,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因为,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两个很有价值的语基训练点:“非……不可”的句式训练和对“忐忑不安”一词的理解、深化、拓展。教学中能落实好这两个知识点的训练,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将同步提升,对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性、情感性的体验也将更加深刻、准确、到位。
因此,我个人觉得,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走进文本后,必须走出文本,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提炼出能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文章内涵的最佳契入点,让学生在逐步升华情感体验的同时夯实语文根基,也借语基的训练帮助理解文本的内在情感。这样教学,我们方能达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
- 我是“多面派‘
- 瞧,那个男孩
- 嘿,我成功了
- 自信的我
- 变化的我
- 老妈,您就将就着点吧
- 我是个书迷
- “怪”搭档
- 我的老师
- 我的毛病录
- 啊噢,老妈
- 爱管闲事的小狮子
- 谢谢您,妈妈
- 给小狗剪头发
- 论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国际化战略实证研究
- 论国有农场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再就业问题措施
- 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方法
- 关于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刍议
- 论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 关于ERP条件下成本控制方法的探讨
- 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论义乌市农村妇女就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 论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论长期股权投资交易费用会计处理
- 论股改后我国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
-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的探讨
- 论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现状
- 浅谈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 试论农业的多功能性及其价值
- 2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之一
- 小蝌蚪找妈妈
- 小语综合性学习第三册《识字4》教学设计
- 23《称象》第二、三课时
- 黄山奇石
- 25《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之一
- 坐井观天
- 26《丑小鸭》第一课时
- 26《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 26《丑小鸭》第二课时
-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丑小鸭》教学设计
- 26《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
- 26《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
-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