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5
《皇帝的新装》比较阅读
《皇帝的新装》的讲析已近尾声。教师印发给学生一个古代故事: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及指控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
(南朝《高僧传 (初集)》)
(注释: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地织 恨:不满意,嫌)
参照注释疏通句义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皇帝的新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卑劣愚蠢;《狂人之细布》表现了封建社会剥削者爱慕虚荣、贪婪愚蠢的丑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病状。
师:接下来我们比较两篇文章的结构。
生:情节曲折,故事完整,结构紧凑。
生:两篇文章都是以物为线索展开故事,安排结构。
生:两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相似,《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以骗开始,以骗结束:《狂人之细布》中的故事,也贯穿一个“骗”字。
师:南朝梁《高僧传》比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早一千多年。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类似的故事?
生:两个类似的故事,都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的、政治的现实。
师:这恰恰说明了“生活是与作的源泉”。
[评析]
这个教例美点在于引进了一篇参读资料,从教学手法讲,这叫“插入式比较阅读”,比较的角度是“求同”,比较的重点是题材、主题和结构。
比较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小单元教学”,对于本课教学来讲,它起码有三个优点:
第一,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他们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如此相似的内容觉得十分奇妙,觉得有元限的趣味,增强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使学习的内容具有立体感,学生思考的联系面扩大,思索的层次增加,有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使学生有较为持久的心理亢奋,在反复的比较之中不断延伸着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着自己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效益增加。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讲,比较阅读教学也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比如,比较阅读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之一;
比如,比较阅读所形成的对比度、新异点,是对学生“注意”的积极强化;
比如,比较阅读教学的普遍的实施,将大面积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操作技能。
……
所以,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之中,要多引进一些参读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夜晚
- 夏天的小池塘真热闹
- 考试
- 美丽的荷花
- 春姑娘
- 请节约用水
- 这样才是好孩子
- 我爱吃饺子
- 狗
- 天上的小羊
- 小猴捞月亮
- 小苹果树请医生
- 木娃
- 助人为乐
- 快乐的体育活动
- 中美警匪题材影视作品的对比分析
- 当代中国电影:市场与营销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 试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与学术规范问题
- 电视电影:民族电影的生存方略
- 8类电镀清洁工艺
- 后现代的英雄神话
- 电影和电视的融合
- 综合艺术与电影剧作构思
-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 试论院线制下的电影市场竞争环境
- 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
- 美国电视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 类型人物论
- 污泥、垃圾的OTM好氧生化处理法
- 《借生日》一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二
- 《画》教学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四
- 《雪孩子》教案二
- 《小熊住山洞》教案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二
-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 《小熊住山洞》教案二
- 《画》教学
-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三
- 《王二小》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