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5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聚会主题: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
聚会课时:一课时
过程设计:
导入 :我们生活在关爱中。有来自亲人的关爱,有来自朋友的友谊,这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在成长,亲人爱的表达方式也应随着我们的成长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如果父母未发觉我们长大了,他们爱的表达会给正在成长的我们造成怎样的伤害呢?如果这种亲情与友情发生冲突,我们该怎么处理呢?今天,我将与大家一道走进女作家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探究生活的真谛。
一、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用简明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要求:在默读时,弄清是什么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请学生上台讲这个故事
要求: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要说清。
二、再读课文,解读文意
1、故事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按情节发展来讲,我们可以用询问木雕、赠送木雕、索回木雕加以概括。羚羊木雕对于爸妈来说,究竟有何重大价值呢?下面,请同学们听第1至15自然段的朗读录音,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放录音,师生听读,找信息,然后交流)。
2、析“贵重”一词的含义
①你为什么找这个词来说明羚羊木雕的价值?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
明确:1、质地好(黑色硬木雕成),产地远(来自非洲),贵重(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等 2、妈妈、爸爸的语言、动作等
②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爸妈是爱我的,羚羊木雕是爸妈爱我的见证,他们希望我能好好珍惜他们对我的爱。
3、我为什么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第16至23自然段,在文中找出能解释我这一行为的句子(就“友谊”展开师生之间的研讨)。
明确:羚羊木雕是“我”与万芳友谊的见证,我们彼此交换见证友谊的礼物是想让友谊长存……
4、在爸妈的眼里,羚羊木雕是亲情的见证;在“我”的眼里,羚羊木雕与小藏刀一样是友谊的见证。这时,爸妈逼你把已经送给朋友的羚羊木雕从朋友那里要回来,你会怎么做呢?(请学生发表意见)文中的我是如何做的?(自读课文24、25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划相应内容,师生分析)
5、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26至37自然段,思考:
①我去万芳家要羚羊木雕时,有怎样的担心?
②这种担心应验了没有?
③我为什么再一次流泪了?这次流泪与第24自然段中我的流泪原因有什么不同?(学生分小组讨论)
6、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我对朋友反悔了,我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造成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这能不能怪我?谁还应负一定的责任?(分组讨论并进行课堂辩论)
三、走出课文、走进生活
1、总结讨论结果:爱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需要有不同的表达,假若爸妈能较早地把羚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若我能在给万芳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会出现。生活中的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了过错不要紧,假若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生活也许会有新的转机。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假设你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最想给谁说声“对不起”?
2、请聆听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怅悔。
3、假若你是文中的我,你最想对万芳说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给她写一封信,表达歉意,抚平因我的过失而造成的创伤,增加与她的友情,为原文增加一个结尾,好吗?
要求:1、可以补充想象你所需要的情节,但要合情合理并和原文相呼应。2、情真意切,不说假话空话。3、符合书信格式,不少于600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星期六
- 春天来了
- 快乐的一天
- 姑姥爷终于爱洗澡了
- 暑假趣事
- 我的妈妈
- 妈妈,你快回来吧
- 写生感受
- 多彩的秋天
- 拔牙
- 读“学问”的故事
- 我帮妈妈做件事
- 汶川地震有感
- 做一天的小保姆
- 海边玩儿
- 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1)
- 加强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1)
- 如何完善会计委派制(1)
- 浅析盈余管理(1)
-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的纳税调整及相关会计处理(1)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1)
- 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问题及对策(1)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用难点分析及对策(1)
- 谈债务重组对提高会计信息的作用(1)
- 实地盘存制下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运用(1)
- 浅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
- 套期保值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1)
- 利益相关者微观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分析(1)
- 会计信息失真背后的各方博弈(1)
- 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1)
-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一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一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一
- 《我是什么》说课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二
-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
- 《我是什么》综合资料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三
- 《植物妈妈有办法》综合资料
- 《打电话》教学建议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二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三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片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