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2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
说明文的教学要体现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
说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学以致用。
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本文教学致的重点。
一、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
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
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一) 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三)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答: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1. 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 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 ,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
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首先是纬度(7);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l0)
明确答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晚着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纬度因素)
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四) 读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三、小结: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四、 课后作业 :以“我的卧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在300-400之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猕猴桃的自述
- 紫焰不死鸟
- 父母眼中的我
- 这件事使我难忘
- 寻找蓝花
- 我的小制作
- 死党“猪小坤”
- 我的弟弟
- 稻草人心曲(1)——做个有用的稻草人
- 调皮的单熙元
- 可爱的小黄花
- 野蛮王妃VS嘻哈王子
- 小毛驴吸奶
- 我在家庭发现了美
- 大蜀山的春天
-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 高职工商管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 多重语境下法律的形成
- 党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市场
- 环境保护科学的精神文明建设
- D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系统
- 香榭诗尚”品牌设计风格研究—关于我国中髙端女装品牌现
-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 人权保障与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变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调查
- 工商管理领域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理论建构
- 上市集团内部审计系统
- 电子行业项目管理平台
- 思考关于创新工商行政管理
- 《我的母亲》教案设计11
- 《组歌》教学设计3
-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6
-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4
- 《组歌》教学设计4
- 《海燕》教学设计8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4
-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5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3
- 《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1
- 《海燕》教学设计9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4
- 《我的母亲》教案设计8
- 《海燕》教学设计11
- 《岳阳楼记》教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