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i4)美 挑衅(xin4)迷惘(wang3)笃(du3)信
啮(nie4)齿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窜(cuan4)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二、导人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1.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3.达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敌人来消灭自己。
4.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鼓和香草读后感
- 寻找秋天
- 开学了
- 我爱我的家乡——瓜园
- 欢乐的“六一”
- 钢笔与墨水
- 绿荫场上
- 春天来了
- 我的军令状
- 家庭游戏
- 智救小鸭子
- 《精卫填海》读后感
- 雨天真好
- 假如
- 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 我国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分配之反思与重构(1)论文
- 舞蹈文化观念与舞蹈本体意识
- 世界文化视野中的楚美术
- 论梦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及其心理转换
- 论诉之利益-基于正当利益的司法保护及中国实践(1)论文
- 论我国林业物权制度的完善(1)论文
- 舞蹈:洋为中用50年
- 工业时代的戏剧命运对魏明伦的四点质疑
-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 论独立民事抗诉再审程序之构建(1)论文
- 乡镇为什么是民主化进程的“绊脚石”
-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
- 论请求权与债权之关系混淆的历史成因与理论对策(1)论文
- 何为艺术与科学——兼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9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3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9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2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0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3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8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4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0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8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2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