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初中语文考评课教学设计《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阅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体会晏婴机智的辩才,学习他热爱国家从容应对的谈吐机智。
2. 过程与方法
读、背课文,积累文言文的解读能力;学习晏婴在外交场合从容对答,不辱使命,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学习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回自我。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策略
1. 重点
课文读读背背;文言实词和虚词;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
2. 难点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词序;古今词义的差异。
3. 教学突破
读、背课文,突出学为主体,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师指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熟读成诵。
通过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印象,并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下,突破词、句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网上与晏子有关的资料,投影仪和投影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学生初步阅读课文
1、 明确本课时内容。(板书课题:《晏 子使楚》
2、 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
(1) 凭借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推测文句的意思。
(2) 对照课文注释,重新阅读,边读边用笔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二、读讲课文
1、 领读课文。(教师领读前提醒学生注意:轻音和重读,节奏和韵律)
2、 让学生自己指出自己经过多遍朗读仍不能搞懂的问题。
3、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将工具书的注解运用于课文中,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含义:(投影显示)
(1) 楚王闻之
(2) 齐之习辞者也
(3) 吾欲辱之
(4) 婴闻之
(5)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 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同或难以理解,画上圈,尝试利用工具书并借助注释,把解释写在下面,并与同学讨论。
教师提示:特别关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1) 王曰,何坐
2) 吏二缚一人诣王
3) 圣人非所与熙也
4) 寡人反取病焉
三、设疑·探究(投影显示)
1. 读读想想:楚王和臣子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
2. 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
(学生充分交流合作,教师适时点拨)晏子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才能和不亢不卑的态度,成功地出使楚国,并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义下辞严而又不亢不卑地折服了楚王。
3. (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还有别的意见吗?(看学生的反应)肯定学生的回答,着重对学生提出要培养自己维护祖国尊严的聪明才智。
四、课文读背
1. 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 背诵提示:故事性较强的作品,要记人物,记情节;记人物的语言动作,记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 告诉学生背诵课文需要以讲述作基础,但更严格,精确到字词。
4. 试背诵课文。
五、拓展练习
这则故事写晏子出使楚国,在宴会上为捍卫国家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曲折而巧妙的斗争。你读完后有什么感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出使前 出使过程 出使结果
楚王欲辱来使 晏子巧妙应对 楚王反取病焉
问计近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想妈妈每天晚上陪我睡觉
- 春天的校园
- 故事机
- 樱花
- 荷花
- 去公园玩
- 春天到了
- 童年
- 放学了
- 放学了
- 我的爸爸
- 月亮姐姐
- 牛脾气
- 放学了
- 和外国人打招呼
- 论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职能的定位(1)
-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关系探析(1)
- 平衡计分卡对内部审计的绩效管理(1)
- 地产公司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N种解读(1)
- 报表附注的编制与审计问题探讨(1)
- 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1)
- 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1)
- 银行承兑汇票应被纳入现金流量表(1)
- 对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1)
- 站直喽,别趴下——对入世后中国会计市场的思考(1)
- 电算化会计对财务报告的影响(1)
- 关于法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1)
- 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浅析(1)
- 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1)
-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以及治理(1)
- 《美丽的小路》教学
- 《棉花姑娘》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一
- 《美丽的小路》教学二
- 《爷爷和小树》教学二
- 《四季》一
- 《小小竹排画中游》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
- 《棉花姑娘》一
- 《要下雨了》一
-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
- 《小壁虎借尾巴》二
- 《画》教学
- 《快乐的节日》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