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变脸》教学设计2
重点:
1、了解掌握有关戏剧文学的知识。
2、仔细揣摩并领会戏剧语言的潜台词。
3、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深刻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4、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课时:
二课时
步骤:
一、 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魏明伦人物小传和图片)。教师补充介绍背景。
二、 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a、 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斟酒( )糍粑( )抠痒( )
安逸( )阴霾( )打鼾( )
b、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而显得混浊。
盘缠:路费
打牙祭:吃久未曾吃的丰盛的饭菜
c、 词语积累。
怡然自得 睡眼惺忪 蹑手蹑脚
2、面向大家谈谈自己对本文的理解
三、 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不太满意的疑问。
3、教师汇总问题,集体解答探究。
四、 重点细读,交流
1、如何看待水上漂和狗娃的冲突?
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现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而狗娃的处境,则表现她作为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于命运的抗争。二人的冲突,固然有性格的因素,而更多的是两个人命运的冲突。
2、 如何看待水上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水上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根源,我们不能够对它加以简单的否定。水上漂后来的所作所为也具有一些否定和破除重男轻女思想的性质。
3、 如何看待帮腔人在剧中的作用?
帮腔人有着叙事人的身分,它可以是作者、观众或者剧中人的代言者。它对剧情起着催化、点化的作用。
4、 本文剧情的转折点是什么?
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是本文剧情的转折点。
五、 问题研讨。
1、 学习本文,要体现人物语言的特点,以及对于塑造人物有什么帮助?
2、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下与戏剧有关的知识,并与同学们交流。
六、 布置作业 :
课后练习二、四
七、 课堂小结
1、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自学;动笔墨读书,用圈点批注法完成对内容的自学;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
2、 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创设平等民主的自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质疑问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学会在主动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3.在学生自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可怕的事
- 放烟花
- “抠门”的妈妈
- 爱什么颜色
- 逛庙会
- 年夜饭
- 寒假趣事
- 我爱我家
- 书包里的叹气声
- 寻找春天
- 放烟花
- 假如我是一朵云
- 鹦鹉
- 我的妈妈
- 小鸟和葡萄
- ESCROW的应用民法论文(1)
- 论仲裁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1)论文
- 分秒之争:一位消费者的维权之路(1)论文
- 出版物对图书商标的使用行为研究/马宁民法论文(1)
- 论原作之隐形
- 好意施惠关系的法律责任民法论文(1)
- 公共财政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与观念转变的理论思考
- 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与银行债权保护(1)论文
- 中国财政政策10年中从适度从紧到积极
- 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
- 关于中国财政政策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 财政本质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 论翻译的原则
- 我国的财政监督:问题与对策
-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二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五
- 《王二小》第二课时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十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七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四
-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一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三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四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九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十二
- 《邓小平爷爷植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