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的柳树
- 麻姑仙女回家记
- 秋之美
- 中秋月圆
- 新学年的决心
- 保护自然环境
- 我的老师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我们身边的老师
- 我的课余生活
- 地霞无情,人间有爱
- “动静分明”的我
- 观花灯
- 我心中的梦想
- 课余生活
- 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与重构(2)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越位问题(7)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4)司法制度论文(1)
- 由“执行难”论我国现阶段的法律缺陷(3)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2)司法制度论文(1)
- 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3)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2)司法制度论文(1)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4)司法制度论文(1)
- 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3)司法制度论文(1)
-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4)司法制度论文(1)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5)司法制度论文(1)
-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反思
- 《四季》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反思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