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6
识字学词学句(一)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个生字和由这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本课出现的新词语,认识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1.播放农民在地里插秧、割稻的录像。
2.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遥远的古代,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候,我国的农民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吗?他们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识字学词学句(一)4》的学习来了解一下。(板书:节气歌)
二、自读词语,加深了解
1.出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
(1)指名读。
(2)分小组读。
(3)齐读,分组读。
(4)小老师带读。
2.出示“谷”字多读几遍。
3.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节气。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补充一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有些二十四节气方面的知识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掌握。
三、再读词语,了解四季。
1.小组合作,分一分哪些节气是春天的,哪些是夏天的,哪些是秋天的,哪些是冬天的。
2.集体交流。(板书: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3.学习词语,找找规律。
(l)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春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立春就是表示春天开始了。你们能说说“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什么吗?
(2)请同学们说给同桌听。
(3)谁还能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节气是表示什么?
四、小结提高,深入了解
l.请同学们想想,知道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好处?
2.同学小结。
3.教师小结:知道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节气名称
1.齐读二十四节气名称。
2.指名读。
3.分四季读。
二、自主协作学习
1.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诗句3遍。
(2)用符号画出诗中要掌握的1个生字,读准字音。
(3)用诗句和课后第二题对照,看看自己读懂了几句。
(4)把二十四节气名称和诗句中的每一个字对照,找找自己能对出几个。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并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
(l)你读懂了哪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我读懂了第一行,明白了这句诗中第一个“春”是指“立春”,“雨”是指“雨水”,“惊”是指“惊蜇”。第二个“春”是指“春分”,“清”是指“清明”,“谷”是指“谷雨”。)
(2)学生分小组说以下三句。
(3)指名说,评议。
4.指导朗读诗句。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练习熟读背诵
1.听录音读。
2.分男女生读。
3.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流利。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识字、写字指导
以学生说记为主,老师作适当的补充。
1.“谷”:两个“八”下一张“口”。
2.指导书写。
这个字上半部分要写得比“口”宽些。
3.抄写生字。
五、巩固练习
1.用“谷”字口头组三个词。
2.回家把自己知道的二十四节气告诉家长。
3.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儿歌等。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外收集有关节气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画出这个季节的景物,说说这个季节中的六个节气,及人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同学之间交流,看看谁说得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竞选
- 跳蚤市场真热闹
- 老爸的“爱好”
- 同桌
- 火树银花不夜天
- 我和书的故事
- 竹筒饭
- 斗地主狂
- 我的体育老师
- 不为彼岸只为海
- 假如我会了七十二变
- 小足球赛
- 我玩“坦克大战”
- 第一次升旗
- 老师,您真像我爸爸……
- CAD施工图详细画法
- 钢筋工工地经验集锦
- 一位人力资源经理给应届生的一些忠告
- 某学校食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如何编制住宅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 安全管理违章违纪情形
- CAD画施工图常用的快捷键命令
- 焊接工程施工技巧100招
- 建筑工地钢筋工施工技巧大全
- 高层建筑施工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 二手房交易验房阶段实用技巧
- 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改进
- 某住宅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建筑行业常用技巧汇总
- 《最大的“书”》 相关介绍
-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 《最大的“书”》 范文习作
-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整体阅读感知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