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1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文字”引出课题。
1、板书“文字”。
问: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
2、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石头书》吗?除了石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
揭示课题。
二、自学课文。
要求:
1、读通、读顺课文。
2、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弄懂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
星座
罗盘……
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四、引导学生琢磨、体味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从小怎样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对人类的作用,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勾画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如:“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征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从这句话我知道了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飞行员可以根据砧状云的位置预测到雷雨,及时避开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朗读课文2-6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
(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历史的沧桑。)
4、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有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
⑴、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
⑵、指名说一说。
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小结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
谈一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延伸。
⑴、你还收集到大自然的哪些文字?四人小组交流。
⑵、各组指定人员向全班汇报。
六、课后实践活动。
各学习小组把收集到的资料汇集起来,出一份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的小报。
七、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长大了
- 妈妈脸上欣慰的笑容
- 快乐的五一
- 难忘的一件事
- 假如我是爱心小天使
- 春到宜春
- 我爱故乡的桔子树
- 快乐的五一假日
- 母亲节的礼物
- 读《奇迹》有感
- 玩大力士游戏
- 游龙湾海滨
- 我有一个好妈妈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五彩缤纷的初春
- 海禁放大了传统文化的保守和狂妄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学生逃课」素材解读
-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 论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法院文化建设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之我见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公民
- 论五四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实证研究刑法论文(1)
- 创意文化产业视角下四川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
-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工科学生人文教育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3)刑法论文(1)
- 《小摄影师》|人教版
- 《钓鱼的启示》
- 《观潮》第二课时3
- 《我为你骄傲》写话设计
- 《可贵的沉默》|人教版
- 《灰雀》|人教版
-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
- 《陶罐和铁罐》
-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
- 《观潮》第二课时
- 《观潮》第一课时
- 《黄山奇石》讲读教案
- 《三个儿子》|人教版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掌声》教后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