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一、教学理念:
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探索自主探究的开放的课堂模式。
2、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乐学、善学。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3、情感目标——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三、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披文入情。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还深入地学习了“刘备一访诸葛亮”。
2、你想进一步研究刘备吗?研究什么?(略)要研究刘备,还涉及到他的弟弟张飞,那么,我们怎么来研究这两个人物呢?让学生说,通过阅读,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来理解。
(二)自主选择,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深入学习课文,完成填表。(把表格发给学生。)
一顾
二顾
三顾
怎样一个人刘备
(言、行、神态)
问……又问……
失望而回
张飞
(言、行、神态)
失望而回
(1)如果对张飞感兴趣,找出描写张飞的言行的句子填入表格。
(2)如果对刘备感兴趣,找出描写刘备的言行、神态的句子填入表格。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回,了解学情。
2、研读刘备、张飞的句子。(按学生回答的顺序讲)
(1)研究刘备的同学交流。
按学生交流的情况分别投影,重点落实字词,这些句子要具体讲,认真读,读出感情。随机板书:斥责张飞、下马步行、阶下恭候、赶紧谒见。
学生另外找出的有关刘备的句子,让学生说说读读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2)研究张飞的同学交流。
用同样的方法投影出示,读读议议,可以看出张飞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主要是写刘备,但同时也把张飞写进去了,这是否多余?分小小组讨论。
然后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点拨,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随机板书:反衬
(4)对比朗读,愿意朗读张飞的读出他的莽撞无礼,愿意朗读刘备的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三)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引导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尤其是这篇课文的有关章节,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国旗下的演讲
- 获奖发言
- 卫生委员竞选发言稿
- 国旗下的演讲 诚信伴我行
- 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 劳动委员竞选发言稿
-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 难忘的童年
- 国旗下的演讲
-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 竞选护旗手
- 童年趣事
- 童年趣事
- 童年趣事
- 难忘的童年
- 论想象力和心理素质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 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 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
-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 公路面层改性沥青AK
- 谈合唱指挥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谈舒伯特的声乐作品和即兴曲
- 多媒体运用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 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在美国的应用状况
- 伴唱艺术的美学力场
- 劫夫歌曲艺术特色
- 由《阿姐鼓》剖析90年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 中国物流与配送发展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分析
- 京剧要刻画人物吗?——李玉声短信引发的讨论
- 《画风》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画风》 重点问题探究
- 《画风》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画风》 作者简介
- 《邮票齿孔的故事》 相关介绍
-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2
- 《画风》 考点练兵2
- 《画风》 趣闻故事
- 《邮票齿孔的故事》 考点练兵2
- 《画风》 整体阅读感知
- 《邮票齿孔的故事》 考点练兵1
- 《邮票齿孔的故事》 趣闻故事
- 《画风》 考点练兵1
- 《邮票齿孔的故事》 范文习作
- 《邮票齿孔的故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