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读。
2.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了许多问题,还记得吗?(学生回忆问题)(谁剪枝?为什么剪枝?怎样剪枝?剪枝后结果怎样?)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1-2自然段
放声自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1.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齐读,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能手?(指导说话)
(2)从哪儿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种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2)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3.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是怎样剪枝的?(指名做手势)
4.过渡:看着一根根枝条被剪下,作者产生了什么疑问?
出示句子: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样对我说?
1.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王大伯说的话。圈出你以为与剪枝有关的词句。
2.谁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
3.用因为……所以……来介绍为什么剪枝?(指名练说)
4.齐读王大伯的话。
5.作者对王大伯的话是相信还是怀疑?(书上哪个词语是这个意思?)
(1)出示将信将疑,作者怀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书:
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春天到了,桃园里很美,也很热闹,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1.教师范读,学生闭眼,边听边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读,挑最喜欢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读。
4.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
5.试背,评议。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他看见了什么?
1.口头填空: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的桃子。
一个个桃子仿佛()。
2.怎样写的,我们一起读一下。(齐读)
3.此时,作者心里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板书:减少--增加
5.减少什么?增加什么?我们再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齐读)
6.指名回答,板书:(擦掉?)(减少的那些枝条对桃树来说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
如:(1)小明背英语单词,每天背100个,十天下来,他只记住了50个。后来他改变方法啊,每天背10个,10天后,他记住了100个。
六、布置作业
1.挑选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减少--枝条——不利因素
剪枝的学问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五一”节
- 快乐的“五一”节
- 快乐的“五一”节
- 快乐的“五一”节
- 啄木鸟是森林小卫士
- 我的“五一”节
- 快乐的“五一”节
- 爱护国旗
- 猴子过河
- 夏天,我想……
- 克和千克的对话
- 彭园快乐游
- 快乐的“五一”节
- 我喜欢这样的妈妈
- 美丽的万安——我的家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 文化的民间传承机制与传统诉讼理念的形成
- 中国法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的基础、目标和途径
- 宪政政府的难题法学理论论文(1)
-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自发的法律与自由市场法学理论论文(1)
-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
- 两种自由概念(二)法学理论论文(1)
- “非典”事件的法律性质法学理论论文(1)
- 亟待法治建构的警察裁量权法学理论论文(1)
- 析自由心证原则法学理论论文(1)
- 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价值概念的解释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法学理论论文(1)
- 《葡萄沟》教学设计十
- 《葡萄沟》教学设想
- 《日月潭》教学构想
- 《日月潭》教学设计七
- 《葡萄沟》教学设计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八
- 《葡萄沟》教学设计一
- 《日月潭》教学设计与反思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
- 《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九
-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四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