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三袋麦子》教案之三
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
b)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
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
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
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
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
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保存起来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
2.布置作业。
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三袋麦子》的故事,
二、交流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练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创造性地表演课文。
四、练习书写生字词,会用“抚摸”、“迫不及待”写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到宜春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我有一个好妈妈
- 妈妈脸上欣慰的笑容
- 快乐的五一假日
- 我爱故乡的桔子树
- 读《奇迹》有感
- 五彩缤纷的初春
- 游龙湾海滨
- 难忘的一件事
- 快乐的五一
- 玩大力士游戏
- 母亲节的礼物
- 假如我是爱心小天使
- 我长大了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刑法论文(1)
-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 论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法院文化建设
- 论五四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 创意文化产业视角下四川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之我见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3)刑法论文(1)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实证研究刑法论文(1)
- 海禁放大了传统文化的保守和狂妄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传统文化」「学生逃课」素材解读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公民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工科学生人文教育
- 《颐和园》教案
- 《和时间赛跑》
- 《爬山虎的脚》
-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 《观潮》
- 《科利亚的木匣》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 《珍珠泉》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猫》教案
- 《颐和园》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荷花》教学设计
- 《新型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