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2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知识使我聪明起来
- 今天;明天
- 观瓜趣事
- 同窗好友
-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 明天,我们还能有水喝吗?
- 爱师颂
- 我的笔名叫“隐含”
- 参观汽车博览会
- 流一场泪的收获
- 今晚,我睡不着
- 手机下乡
- 朋友带来的快乐
- 最老的“特种兵”
- 我梦想有一天在领奖台上……
- 浅析当前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成因、对策及审计建议
-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殊性及降低风险的对策
- 浅谈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 浅论风险导向审计
- 深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要点
- 浅谈管理审计
-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刍议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 电子商务网站审计构想
- 从涉诉审计业务谈如何避免诉讼风险
- 内审在改制中的“六关注”与“六结合”
- 企业采购合同的审计审签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 关于效益审计的几个问题
- 《安塞腰鼓》中的四处妙喻
- 古朴的安塞腰鼓
- 刘成章简介
- 古朴的安塞腰鼓
- 《安塞腰鼓》主旨的多层探究
- 安塞的其它知识
- 我读刘成章
- 我的第一位文学指导老师――刘成章
- 《安塞腰鼓》课文阐释
- 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 浅议《安塞腰鼓》的阅读
- 关于“安塞腰鼓”的常见问题
- “偷”字写出了神韵佳境
- 腰鼓老人高向成
- 安塞腰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