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驳论方式。

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2、难点:

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播放神舟五号升空的录像片段,看看中国人的自信力,以此导入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作者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坟》等十五部。

三、背景简介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观点,鲁迅先生特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四、初读课文,过关字词

听课朗读录音,掌握下列词语:

1、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2、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3、诓骗:说谎话骗人。

4、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为现在的事情而悲伤。

5、为民请命:代老百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五、研读课文,分析内容

1、第一部分(1~2)──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

⑴ 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

⑵ 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

⑶ 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

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是论敌的论点。(这是报刊上先后宣扬过的三件“事实”,都不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

2、第二部分(3~8)──驳斥敌论的论点和论据:

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⑴ 第一层(3~5):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

明确:“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三、四两个自然段“有人”是指梁实秋等文人,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接着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漂渺、精神麻醉的路。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因此,文中“中国人”究竟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第五自然段从正面立论,这是三、四自然段所揭露的逻辑结论。既失掉“自信力”又失掉“他信力”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发展自欺力”的表现,这一语道破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实质。

⑵ 第二层(6~8):正面提出观点,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

明确: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明确: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

3、第三部分(9自然段)──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这一部分,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反革命的阴谋活动。含义是: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

六、小结

七、作业

1、研讨与练习。

2、列举3个中国人有自信力的具体事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不要乱扔垃圾
捉迷(mí)藏(cáng)
搞卫生
动物叫
春雨姑娘
甜橘子
玩游戏
种树
雷公公
橘子
丁丁写字
关水龙头
校园,校园我爱你
小伞兵
春雨
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关于加强工程建设监理管理的若干
组织部相关工作制度
关于对学习动员阶段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通知
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制度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四项制度
待岗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党支部党员管理监督制度
档案保密制度
镇领导述职述廉报告
国家粮食储备库安全工作管理责任书
党支部选举工作制度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个人标准
下仓镇机关车辆管理规定
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
尊敬人权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浅论和谐社会残疾人宪法权利的特殊法律保护
关于台湾参加政府间组织的国际法思考
对当前基层法院信访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浅谈雇员受第三人侵害案的赔偿责任认定
浅析司法人员如何应对网络舆论
浅谈澳门基本法附件二中的“备案”用语分析
试析能动司法与司法公信力的互动
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际法分析
试论贯彻新民事诉讼法加强民行检察工作的若干思考
试析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定位及构建
浅析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的内涵及目的
浅谈保障人权为视角谈公诉人如何迎接修订后刑诉法的挑战
从国际法国内法角度谈WTO协定在中国的适用
关于英国民商事管辖权制度的主要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影子》第二课时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影子》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比尾巴》片断赏析之一
《比尾巴》备课资料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