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孔乙己》人物描写

《孔乙己》人物描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孔乙己》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情、姿态等特征的描写。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例如《孔乙己》中绝妙的肖像描写,传神地表现了孔己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遭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上的人”,这一句话简洁地概括了孔乙己喝酒的方式及其服饰,表明孔乙己既不属于咸亨酒店里喝酒的“长衫”主顾,又不同于“短衣帮”,他介于两者之间,有其特殊的地位。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饱受生活的折磨,常遭欺凌侮辱。“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是他年老又潦倒落魄的标记。长衫“脏”,表明他懒,长衫“破”,写出他的穷困。透过这一肖像,我们可以了解孔乙己的处境及其生活状况。孔乙己被打折腿后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的肖像描写,更直接预示了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薄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封建制度不但毒害了他的思想,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他被封建科举制度吞噬,被封建社会吃掉是毫无疑问的。

2、《孔乙己》的语言描写及其作用:

理解语言描写及其作用。“言为心声”,语言通常是人物内心世界的表露。分析语言可以理解人物性格。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语言并不多,但极个性化,生动表现孔乙己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性格。人们取笑孔乙己,他除了搪塞支吾、一副假斯文的样子,他最怕揭他的短,什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至死不肯承认现实,明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却用“跌断,跌,跌……”的话语来遮掩事实。教小伙计识字,给孩子们茴香豆情节中的语言描写依然表现他自视有学问,有地位,同时也表现孔乙己善良的性格。

3、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动作:

⑴“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一个“踱”字活现了有钱有闲阶级的人们那种懒散、阔绰、傲慢而悠然自得的神态。

⑵“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写出了孔乙己这时拿钱买酒的得意神气,在柜台外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取笑他的被打,取笑他的潦倒,这时他口袋里有几个酒钱,就要在他们面前显显阔气,也聊以自慰。九文大钱“排”出,我们都仿佛听到那叮叮作响的铜板碰击声。

⑶“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罩”字写出了贫困而善良的孔乙己在那群天真的要豆吃的孩子面前,死死护住他已经“不多了”的几颗豆的动作。

⑷“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摸”字描写出孔乙己拿酒钱时的小心深取的情状。他这时腿已断,比以前更加穷困,口袋里仅有这么点钱,所以他取出时慢而小心,口袋大,钱少,要搜索一番才能取出。以前“排”出九文大钱的神气劲儿完全没有了。从“排”到“摸”,同是拿钱买酒的动作,但处境已变,动作也就不同,可见作者炼字的功夫与匠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爸爸的脸
家有电脑乐陶陶
不要伤害小动物
我们班的三大书法家
猴子验血
在邻居家做客
保护青蛙
玩擦炮
杨马大战
放寒假了
姑姑的生日
我的好妈妈
考试以后
冬天来了吗
幺舅回来了
学校国庆节活动方案策划
2012年酒吧国庆节活动方案策划
中秋节员工活动方案
十一国庆节促销活动方案3篇
商场十一国庆节促销活动方案策划
2012年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
ktv国庆节活动方案
2012年餐厅国庆节营销活动方案策划
2012年学校国庆节活动方案
发廊国庆节活动方案
2010国庆节小学活动方案
2012年社区中秋节活动方案
酒店餐饮国庆节促销活动主题
2012年美容院中秋节促销活动方案
2012年超市中秋节活动方案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会计法治的动因分析(1)
浅谈对管理审计的认识
上市公司造假审计十大策略(1)
浅论传统审计的缺陷及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浅谈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1)
对当前我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思考(1)
我国审计质量替代指标研究综述
浅论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
浅谈审计学教学质量提高途径探讨
试论构建科学审计理念推动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
企业提高内部审计效果措施浅探
浅谈审计市场信用危机研究述评
浅谈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对策
《称赞》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
《黄山奇石》片断设
《匆匆》教案及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想别人没想到的》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案
《风筝》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