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画》教案

《画》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4

《画》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

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

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

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

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学生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

斤的笔顺是:

(4)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抽读卡片。

(2)口头组词。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幸福的港湾
团团和圆圆
迷人的秋天
小鸟的歌
家乡的小河
感 恩
雪趣
网络进行时
读《爱的教育》有感
小乌龟的遭遇
书,我人生的指明灯
秋天,在哪儿?
美丽的桃花
学会感恩,乐于助人
家乡的特产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之一)
征兵决心书
新兵决心书
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
应征入伍决心书
学习决心书
教师决心书
护士工作决心书
创建文明校园决心书范文
大学生入伍决心书
小学期末考试的决心
入党的决心书
部队新兵决心书
党员学习决心书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学校)
销售预测风险的管理研究(1)
简论中华书法及其对世界文化艺术之影响
后极权和东欧知识份子政治
对儿童家具绿色营销策略的探讨(1)
刺绣的形式特点探析
谈藏族传统司法制度初探(1)论文
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培训模式论述
社会公正、社会主义遗产与社会民主主义
关于“文化产业”定义的一些思考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
关于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的简述(1)论文
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
言在此而、意在彼——<红楼梦>含蓄艺术风格浅析
艺术大师的爱情散文诗概述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8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4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3
《毛主席在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1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2
《毛主席在花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7第二课时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6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7第一课时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