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7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
1 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 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 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湘江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可爱的洋娃娃
- 美丽的秋天
- 好消息
- 过小桥
- 游少年宫
- 帮妈妈想办法
- 蚯蚓真有趣
- 吃西瓜
- 丰收的秋天
-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 护士节
- 老师,节日快乐!
- 我与书
- 论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赔偿责任(1)论文
- 电视综艺灯光策划分析
- 探析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完善(1)论文
- 探析环境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1)论文
- 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隐忧
- 浅析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1)论文
- 电视发射机的原理与保护措施
- 谈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 探析视觉次序对平面设计信息传达的潜在引导作用
- 电视舞台美术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谈公民环境权理论的现状与反思(1)论文
- 新疆题材电视纪录片选题透视
- 论死者人格利益与亲属身份权益关系(1)论文
- 论民法与个人、集体的社会结构(1)论文
- 对我国事实婚姻立法制度的思考(1)论文
- 《阳光》教学设计5
- 《阳光》教学设计7
- 《影子》教学设计3
- 《影子》教学建议
- 《影子》教学设计2
- 《阳光》教学设计6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15
- 《影子》教学设计4
- 《阳光》教学设计14
- 《阳光》教学设计8
- 《影子》教学设计2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影子》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阳光》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