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画》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是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厂家大自然的美丽。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
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二、学习课文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
1、指导熟读诗句:
⑴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诗句。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2、理解诗句:
⑴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⑵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板书课题:画)
⑶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朗读古诗:
⑴师示范读。学生闭上眼边倾听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⑵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⑶背诵诗文:
①教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②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
③指名背诵,齐背。
4、识字:
⑴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⑵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用了哪些好办法?
①用熟字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与“八”、“入”“无”与“天”音形义。
②用熟字加笔画记“来”。
③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忄”。
④用熟字和偏旁的方法记。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之”旁里面都是熟字。
⑤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5、写字:
⑴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⑵展评。
6、实践活动:
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故宫导游词
- 感受国庆60年
- 冬天
- 美丽的祖国
- 父爱
- 寒假
- 送给妈妈的贺卡
- 过年之前
- 自己
- 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
- 美丽的秋天
- 我与祖国共成长
- 我的遥控飞机
- 过小年
- Changs in LiMing’hometown(李明家乡的变化)
- 对苏南农村社区领袖的观察与研究
-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
- 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的融入能力
-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3)
- 地权何以不归农?地权归农又如何?
- 寻找农村进步的推动力
-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 论农村法治的基本框架(一)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促进农民增收需要更加有力的短期政策
- “精细农业”的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
- 土地换保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惟一可行之策
- 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新路
- 近2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模式研究综述
- 噪声的定义
- 《回声》辅导提示
- 《回声》段落分析
- “回声”的启示
- 《回声》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声音传播的快慢
- 声现象及其应用
- 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 回声现象
- 声波的反射、吸收和透射
- 噪声的特点
- 《回声》好词好句好段
- 声波
- 《回声》词语解释
- 声源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