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小练习(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三拼音节)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它的谜底是什么?(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谜语诗,诗的题目是《画》(出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为了写好这首诗,老师送给大家一幅画:(出图)
请同学们按照从远到近的观察方法,说说这幅画都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交流)汇报:山、水、花、鸟(出图片)
2、这幅山水画美,这首诗写得也很美。要想读好这首诗就要先过生字宝宝关:
这11位调皮的生字宝宝就藏在诗句中,你们有信心把它们找出来吗?(打开书把字圈出来,读给小伙伴听)
3、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带到黑板上,谁愿意把你认识的生字宝宝介绍给大家?
4、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做练习)老师这里也有3间蘑菇屋(出图片)谁来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出示答案)
谁和他的答案一样?夸夸自己(自定夸奖方式)
5、在同学们刚刚结识的11个生字宝宝中,有两个新偏旁(出示:忄、辶)谁能找出带有新偏旁的字(远、近、还、惊)
三、感悟朗读
1、刚才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还认识了两个新偏旁,现在我们过了生字宝宝关,可以开始读一读了!(出示古诗)
在朗读方面谁来给大家提提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加减字……)大家按要求试着读一读(散读)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读、展示读)评一评
2、我们看到了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却听不到清清的溪水哗哗的流淌声,春天已经过去,这里的春花却还在开放。当我*近可爱的小鸟,它也没有因为惊恐而飞走,这些都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幅画。它们都在画中)
3、我们学习了这首谜语诗,学会了十一个生字认识了两个新偏旁,还进行了朗读,你们收获了这么多知识,多棒呀!(自定夸奖方式)
四、最后我们多写一个字,请大家打开书60页
生观察字形、占格、笔顺。
师范写、生仿写、展示。
五、作业
1、熟读古诗,把谜语讲给爸爸妈妈听。
2、搜集谜语诗和小伙伴一起猜一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爱
- 过年之前
- 感受国庆60年
- 寒假
- 我的遥控飞机
- 美丽的祖国
- 故宫导游词
- Changs in LiMing’hometown(李明家乡的变化)
- 送给妈妈的贺卡
- 我与祖国共成长
- 自己
- 冬天
- 过小年
- 美丽的秋天
- 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
-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
-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3)
- 土地换保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惟一可行之策
- 论农村法治的基本框架(一)
- 促进农民增收需要更加有力的短期政策
- 近2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模式研究综述
- 对苏南农村社区领袖的观察与研究
- 地权何以不归农?地权归农又如何?
- 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的融入能力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精细农业”的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
- 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新路
-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
- 寻找农村进步的推动力
- 声音传播的快慢
- 《回声》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噪声的定义
- 声现象及其应用
- “回声”的启示
- 《回声》好词好句好段
- 《回声》辅导提示
- 《回声》词语解释
- 噪声的特点
- 声源的指向性
- 回声现象
- 声波
- 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 《回声》段落分析
- 声波的反射、吸收和透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