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
认识2个笔画和“山、木、艹”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
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某些重点字词较难理解。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重点是生字和理解重点词句。生字教学可采用抢读、自读、摘苹果等方式解决。重点词句比较难理解,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亲身感受,理解“鱼米乡”及“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江南风光的图片,放江南的民族乐曲。
2、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本课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可结合理解“竹排”。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识生字:找一找,画一画。
⑴课件出示生字,生从书中找出画下,边读边画:
①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同位互读。
⑵小组讨论识记办法。
⑶汇报交流:鼓励生用多种方法识记。
3、指名试读、竖读、横读、开火车读、齐读。
4、再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三、创设情境,理解词句,练习朗读
1、指名读文,齐读。
2、师配乐朗读,问:你有什么感觉?你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师适时指导朗读。
3、齐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不明白?
4、学生质疑,生生解疑,师生解疑。
重点理解词句“小竹排,顺水流”、“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
5、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
6、给短文起名字。引出课题。
7、有感情朗读课文:
⑴齐读课文。
⑵男女比赛读。
⑶齐读。
8、请学生扮作“小旅行家”相同学介绍江南风景。
〖板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
鸟儿唱
鱼儿游
树木密
禾苗绿
鱼米乡
〖教学后记〗
对江南,学生日常生活中感知较少,单纯的说教学生难于接受,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风光的图片,播放文中的图片,学生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并激起了朗读的愿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期待的寒假
- 圣诞节
- 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 美啊,仙都
- 喷香炒米糖
- 当我面对荣誉的时候
- 漫画
- This is my bedroom(这是我的卧室)
- 送别
- 迷人的雾
- 冬日
- 当我面对失败的时候
- 花衣裳里的爱
- 读书,真好
- 智斗老虎
- 试论刘勰“通变”与叶燮“正变”的可比性
- 浅谈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及影响
- 人文主义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 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
- 论川端康成对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传承
- 对目前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中传统文化的思考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
-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雁北地区的秧歌及其文化剖析
- 女书:瑶族女性心理需求的一面镜子
- 浅析端午节的商业价值
- 妈祖文化与海峡两岸民间信仰
- 创造性的转化与融合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说课设计
- 《匆匆》教学实录2
- 《匆匆》教学实录3
-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匆匆》相关
- 《匆匆》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