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201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4

201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4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16

201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4

九上古诗词欣赏试题

一、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运用典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

6、词中表现作者要求保卫边疆,为国效命决心的句子是“ ,, 。”

7、对这首词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 “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

8、 对这首词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二、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3、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

4、“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5、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6、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7、词的上片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塞外边关图,用一个“ ”字统领下文。

8、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苍凉,这句词是“ , 。”

9、词中直接抒写征人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的名句是“ , 。”

10、词中最能表现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心情的一句是“ ”

三、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分)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

4、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

5、词的上片描绘了军营生活场景,其中最具雄伟壮阔的景象是“ ”。

6、这首词的的内容、风格,都体现了词题中的一个“ ”字。

7、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8、词中生动再现激烈、惊险、壮观的战争场面的句子是“ , 。”

9、直接表达作者杀敌报国、收复中原英雄理想的句子是“ , 。”

四、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蘋洲。

1、词中表现思妇孤独零丁情状的一个字是“ ”,点明全词主旨的两个字是“ ”。

2、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中的楼、帆、人、洲融入了思妇由喜悦到痛苦失望的情感变化,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B、“肠断白蘋洲”是全词主旨,它与《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所表现的主旨是相同的。

C、“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与首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这首词中作者赋予“斜晖”与“悠悠”之水以人物情感,传递出思妇内心的痛苦与不幸。

参考答案:

九上

一、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3、“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答对一问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

4、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意思正确即可)

5、6略

7、B 8、C

二、(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3、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4、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5 D 6 C 7、异 8、9、10略

三、⑴收复中原,统一国家。(1分,意思正确即可) ⑵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

(3)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分,每点1分)可怜

2 D (4)可怜 (5)沙场秋点兵(6)壮

7 D 8、9、略

四、1、独 肠断 2、B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学第一天
葡萄
观察日记-小蚂蚁
名字的来历
纸奶奶的生日
我的梦想
我家的小院
迷人的春天
秋天的雨
美丽的海南
小草
放风筝
迷人的葫芦岛
九龄公园
假如我是老师
交通经济问题的研究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
对地铁车辆段用地情况的分析
偏压隧道施工中变形开裂处理案例分析
现代性、後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伦理与政治的双淘向涵摄——董仲舒思想的再诠释
城市交通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城市交通环境、交通安全与道路表面特性关系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原因及其缓解的基本途径
美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探析
对多边主义理论构成的一些探索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再认识
上海城市交通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综述
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片断
《浅水洼里的小鱼》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父亲和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建议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案例)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3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2
《父亲和鸟》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3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4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1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1
《父亲和鸟》词语
《父亲和鸟》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2